農地工廠合法化 1902家未申請

桃園市經濟發展局21日議會工作報告,針對農地工廠輔導合法化問題,表示目前已有598家申請納管,其餘1902家將加強宣導,務必在法令要求的2022年3月19日前,讓農地工廠合法化。
經發局指出,為輔導農地工廠合法、納管,只要是2016年5月19日以前存在的低汙染工廠,可在工廠管理輔導法施行日起2年內申請納管、提出改善計畫,取得特定工廠登記。若是已經取得臨時登記的工廠,也可以申請轉換為特定工廠。至於高汙染農地工廠,則可申請輔導轉型、遷廠、關廠。2016年5月20日以後新增的農地工廠,則即報即拆。
經清查後,桃園農地工廠有2500家,原本就取得臨時工廠登記有388家,其中378家申請轉為特定工廠,核准358家。申請納管則有598家,目前已經核准近百家。至於法令在2016年5月20日新設的農地工廠,初步清查疑似者有28家,8月底前可完成圖資比對,並現地清查,若確認是違建,將勒令停工、斷水斷電,並強制拆除作業。
經發局說,因應龐大農地工廠申請,將於今年下半年增僱約聘僱人力,並於2021年成立工業行政科,加速輔導工作。經發局補充,農地工廠合法化,一樣要通過消防、環保等法規,並非直接合法,會加強輔導。
不過市議員林政賢質疑,市府澄清經濟部7月底公布桃園有150家4年來新增違章工廠,是全台最多,指是數據錯誤。他說,但2017年1份報告指出,桃園、彰化農地重金屬汙染最嚴重,懷疑該第1名不是空穴來風,希望經發局要徹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