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蟻入侵金門 擴大防治降低密度
投入經費逾1500萬元 發生率基本維持30%
![金門今年仍將擴大執行紅火蟻防治作業,進一步降低分布密度和發生率。(金門縣府提供/李金生傳真) image](https://pad.chinatimes.com/action/l/20220309/b19aa10/img/23112_020070003.308.308CK1H.jpg)
2016年超級強颱「莫蘭蒂」挾逾17級暴風狂掃金門,造成500萬株林木折損,也讓紅火蟻蟻丘遭受破壞,自然力加速擴散繁殖,全島5鄉鎮均被中央列為紅火蟻普遍發生區。縣防疫所今年仍將持續擴大防治作業,期待進一步降低分布密度和發生率,加強保障環境生態和居民安全。
縣府說明,2014年金門縣首度發現紅火蟻,迄2016年9月莫蘭蒂颱風侵襲金門,紅火蟻蟻丘遭受破壞,加速擴散繁殖,農委會即於2017年將金門縣5鄉鎮列為紅火蟻普遍發生區。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自2016年起展開防治作業,截至2021年止已投入經費逾1500萬元,取得發生率基本維持在30%以下的成果。
根據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監測結果,金門地區近年紅火蟻發生率為2016年度73.96%、2017年度45.53%、2018年度59.70%、2019年度21.17%、2020年度23.7%、2021年度30.4%。
縣防疫所指出,紅火蟻是聯合國國際保育聯盟所列世界100大入侵種之一,會取食農作物和危害小型哺乳類動物,包括捕食蚯蚓、青蛙等土棲動物,改變土壤微環境,影響農作收成之外,也會叮咬人類,嚴重者引起過敏或休克。另可築巢在電信、號誌等設施內,干擾通訊與交通。
去年,該所辦理紅火蟻防治工作的面積高達1萬2208公頃,共處理通報案件109件和灌注蟻丘422處。今年仍將爭取經費擴大防治,以減少農損和確保鄉親安全。
目前,該所根據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的建議,針對學校、自然村及紅火蟻熱區,1年2次進行大面積施藥防治外,也委託專業團隊並協同縣環保局、機關學校和軍方參與防治作業,攜手降低入侵紅火蟻蟻丘密度。
縣府提醒鄉親,紅火蟻繁殖力強,雖不具傳染性,但被咬傷會造成身體不適,在野外發現蟻巢時切莫干擾它,可盡快通報防疫所處理,電話:336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