鰹魚入餡 綠島包子鮮味爆表

紅龜粿是台灣傳統米食點心之一,內餡多以紅豆泥、花生糖粉等甜餡為主,口感軟糯香甜;然而,早期綠島因物資匱乏,居民因地制宜,運用海鮮入餡,發展出獨特的鹹味紅龜粿,並將其稱為「包子」,成為綠島代表性美食。
綠島「包子」與台灣紅龜粿外觀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包子」無壓印龜紋。兩者外皮均以糯米粉製成,搓揉過程中加入紅色食用色素,蒸煮後,呈現軟Q彈牙的口感。雖然乍看「表面一家親」,不過一口咬下,「包子」內餡滿溢濃郁海味,顛覆傳統紅龜粿甜口的印象,讓不少初次品嘗的遊客驚喜不已。
「沒想到竟然是海鮮口味」,陳姓遊客直說,糯米外皮與海鮮餡料的組合,有夠涮嘴,讓她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南寮村長蘇振茂表示,綠島地處偏遠,物產資源有限,祖先們利用海鮮混合蘿蔔絲等食材製作餡料,其中最常使用的魚類是俗稱「炸彈魚」的鰹魚。
除了鹹香的「包子」外,綠島還有一道傳統甜點「圓仔」。蘇振茂解釋,「圓仔」製作方法與「包子」大同小異,但表面會捏出一小凸點,內餡則換成花生粉與糖。此外,「包子」主要用於逢年過節或祭祀祖先,而「圓仔」則多用於祭拜神明。
隨著時代變遷,綠島「包子」的口味也不斷推陳出新。蘇振茂提到,不少居民開始加入香菇、豬肉等食材,讓內餡的風味更加豐富,提升口感層次。
談及「包子」食用方式,蘇振茂也分享獨門料理祕訣,「如果沒吃完,可以冷藏保存,隔天取出後以小火油煎至表面酥脆,這種吃法現在最受年輕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