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6林雅惠/高雄報導

六龜 芭樂枝葉變廢為寶 成環保餐具

image
高雄市六龜區新發社區展現社區綠色創意,將過去被視為農業廢棄物的芭樂枝葉,巧手加工為環保餐具。(新發社區發展協會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6月5日世界環境日,高雄市六龜區新發社區展現綠色創意,將過去被視為農業廢棄物的芭樂枝葉巧手加工,搖身一變成為環保湯匙與刀具,並結合在地客家藍染技藝設計外包裝,推動資源再利用、節能減碳,也讓社區文化走進日常生活。

 新發社區為地方傳統農村,主要生產芭樂、木瓜與香蕉,每年修剪果樹後都會產出大量枝葉,為減少浪費,社區發展協會結合返鄉青年、在地青農與志工長輩,自行研發流程,經打磨、消毒、烘乾等工序,製作出天然質樸的環保餐具,不僅資源循環利用,也創造環保經濟的新契機。

 社區同時將客家藍染文化巧妙融入產品設計,特別選用芭樂葉製成天然染液,為每組餐具手工染製外包裝布袋,從餐具取材自芭樂樹枝,到外包裝染料來自芭樂葉,實現「從裡到外」全方位運用農業廢棄物,展現綠色設計與在地文化完美融合。這些極具特色的環保產品不僅在市集展售,也透過旅展平台推廣,成功拓展社區創意農產品的行銷通路,傳遞地方永續價值。

 新發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湯嘉富表示,這項行動不僅有助減碳與環境永續,更促進長輩與青壯世代共同參與,強化社區凝聚力;他說:「節能減碳從自己做起,廢棄物也能成為有價值的創意產品。」

 社區也開發DIY體驗遊程,讓遊客親手製作環保餐具並參與藍染工藝,兼具教育與趣味性,日前有電子公司舉辦家庭日活動,邀請親子共同體驗,預約300份DIY套組全完售,展現高人氣。

 高市府肯定新發社區結合循環經濟與文化保存的創新作法,認為是低碳永續社區示範,展現農村發展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