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邱芊/台北報導

台北 市民廣場改造 將成多功能空間

image
台北市政府大樓前市民廣場啟用至今已近30年,水景、舞台、廊道設施老舊,市府希望重新打造以提升廣場設施及景觀,將廣場定位為串聯大型活動的多功能空間。(邱芊攝)

 台北市政府斥資8億餘元計畫重新打造市民廣場,成為串聯大型活動的多功能空間,台北市都審會3日以專案審議,委員建議遊戲區應改為大型草原活化空間。都審會主席、北市都發局長簡瑟芳裁示,修正後送大會討論,若順利過關,預計2026年動工、2028年完工。

 市民廣場改造範圍包括市府路、市政大樓基地西側地面層景觀,5月22日經都審會審議,將取消市府路、新仁愛路縫合南北廣場,全區開放自行車使用,預留緊急消防通道、自行車動線、公務車洽公臨停區,並設立兒童遊戲區。

 申設單位昨說明,已據委員5月22日審議意見調整,綠地面積大幅增加,另會設置多功能大涼亭舞台區,平日可供市民自由使用,晚上會亮燈營造夜間景觀,且為適合跨年倒數等活動,廣場將設計為平整且易於疏散區域。

 至於交通動線,封路後此處將成為路跑、自行車賽等活動重要出入口,因此需保持路寬,松智路公園側會設置公車彎和計程車停等區,降低對主要幹道的干擾,現有通往地下停車場的2個汽車入口將取消封閉,以維持廣場完整性。

 都審會有委員認為,目前遊戲塔設計體積過大且太人工化,建議設計成大型草原,並設置噴水設施降溫;鋪面設計也缺乏新意、單調又過於生硬,可利用鋪面圖案界定中心軸線,增加美觀並畫分區域,現有規畫燈光數量也比以前少,應加強夜間照明。

 最後,簡瑟芳裁示,申設單位應依委員建議修正後將此案送大會討論。北市公園處表示,若順利通過,預估明年6、7月動工拆除廣場地面設施,整體工期預計需2年將在2028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