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洲國姓醮傳承 擬系統化保存

新北市蘆洲民俗特色活動「國姓醮」每3年舉辦1次,文化局推動2年計畫盼能做出國姓醮傳承與推廣的依據,但民進黨議員黃淑君認為,維護無形文化資產應該要有系統性,而非只推動單一、區塊式。對此,文化局回應,除了蘆洲,未來也會結合各地區圖書館,成為在地文化展示與教育的節點。
蘆洲湧蓮寺每3年舉辦1次祭祀鄭成功的「國姓醮」,是蘆洲特有民俗,2020年登錄極具地方信仰特色民俗,今年適逢舉辦國姓醮年分,文化局為維護無形文化資產,推動為期2年的「2024-2025年蘆洲國姓醮保存維護計畫」,總經費171萬元,透過2年推動多項工作內容,包括保存維護計畫、教育推廣(辦理走讀與講座)、歷史專書及影像紀錄,作為未來文化資產傳承與推廣的依據。
黃淑君表示,市府只針對各地區特色做研究撰寫,會造成歷史零碎化,但新北市其實很多地方的文化都有連結,除了點與點的文化信仰研究外,應該要去建構整個「新北學」,以各區區塊,無論是溪南、溪北,去建構整個新北學脈絡。
黃淑君以板橋區為例,指出新北市的文化信仰年度盛事「擺接義塚大墓公」,就是橫跨板橋、土城與中和3個行政區,強調應該是要把點跟點連線,去把新北市的拼圖拼出來,認為目前新北市對文化資產維護有努力、但沒朝這方向,希望市府慢慢建構起來,將新北市文化保存更完整。
文化局回應,針對國姓醮保存維護計畫,也將主要內容進一步結合新北市立圖書館既有的「在地知識學專區」空間與資源,豐富及深化文化資產保存的基礎研究,另一方面也讓圖書館成為在地文化展示與教育的節點,作為後續補助政策與推廣策略的重要依據,朝向「系統化保存、計畫性推廣」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