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惡臭擾民 桃園擬科技除汙
基層座談集思廣益 張善政承諾推動空品專案 借鏡國外發展轉型

桃園市新屋區共有61處畜牧場,其中養豬場就有33家,市長張善政8日基層座談時,槺榔里長羅鴻霖指出里上養豬場散發惡臭,通報多次未見改善,蚵間里長彭小林也盼市府撤除新建養豬場申請。張善政承諾要推動「畜牧業空品專案」,借鏡國外科技化、系統性發展,改善當地畜牧環境。
羅鴻霖指出,槺榔里總面積約3.906平方公里,卻有5家畜牧場,其中1間養豬場長期散發惡臭,每到周三、周六的臭味尤為明顯,里民苦不堪言,喊話政府重視。
另蚵間里將設置大型養豬場,且該業者已取得建照,居民多次不滿抗爭,彭小林質疑,若設置養豬場將影響地方觀光和里民生計,且該養豬場在其他地方皆未獲批准,為何在蚵間里設立卻能取得批准?盼市府重新審視興建計畫,重視地方生活品質。
張善政直言「不可能將畜牧業趕走」,新屋區為魚米之鄉,也是桃園農業發展重要地區,不能沒有畜牧業,且黑豬肉是桃園的特色,政府應該要大力輔導業者,承諾將跨局處成立畜牧業空品專案,讓畜牧業能維持量能,並降低對空氣品質影響。
農業局表示,近期將組成汙染防治輔導團隊,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就科技養豬落實畜牧場汙染防治輔導,並會同環保局及養豬產業團召開專案會議討論。另市府每年編列預算補助畜牧場相關汙染防治設備,包含噴霧除臭設備、汙水處理設備、堆肥舍、生物除臭製劑等,針對有意願更新為高床飼養或密閉水簾式豬舍的養豬場提供相關補助,持續輔導傳統養豬場轉型及更新設備。
農業局強調,蚵間里新設養豬場一案,已主動要求業者加強地方說明,必要時召開地方說明會或公聽會,針對營運計畫、異味防治、廢水處理、交通影響等議題詳實說明與討論,釐清居民疑慮,避免資訊落差造成誤解或對立。
張善政指出,國外建造大樓密閉式養豬場,並利用「沼氣發電」,且大樓內管理非常良好,籲市府農業局要看遠一點,將桃園的畜牧業朝科技化發展,參考國外的畜牧科技系統,盼桃園市畜牧業可以有大規模、系統性、科技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