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潘虹恩/台中報導

賴學科研發夜間淹水警示器

助人助己

image
賴學科研發「夜間淹水警示裝置」,當水位感應器感應到所處位置的水位高於設定標準時,淹水警示燈會亮起。(潘虹恩攝)

 台中市霧峰區五福里地勢低窪,為了防止下大雨淹水時,民眾不慎掉入鄉間溝渠,五福里自主防災防汛隊副指揮官賴學科發揮機電專長,研發「夜間淹水警示裝置」,獲專利認證。他說,起心動念就是希望可以用簡易、好取得的器材製作防災裝置,助人更是助己。

 五福里因位處低窪地區,過去每逢颱風、豪雨,常淹水成災,居民夜不能寐。賴學科指出,鄉村地區排水設計不夠完善,道路與排水溝渠常常分界不明,當豪大雨來襲造成淹水,不乏駕駛人連人帶車栽進排水溝,造成人車損傷;過去作法通常都是傷害造成後才緊急設置警告牌,但他認為應該防患未然。

 為了解決無法即時警示的問題,賴學科2020年起發揮電機工程專長,動手研發警示裝置,最初版本由PVC水管、水位感應器、淹水警示燈和水桶等物品組成,但因結構輕巧,容易隨著水流漂走。經過改良,他加裝水位標示牌,並以太陽能供電模組代替傳統電源,2023年第三代夜間淹水警示裝置獲得專利認證。

 他說明,這套裝置連接水位感應器與警示燈,當感應器偵測到水位超過一定高度,警示燈就會自動亮起,並顯示警告字樣,提醒用路人避免進入危險區域。賴學科強調,所有材料皆為日常容易取得的器材,即使經費有限,也能動手製作。

 賴學科表示,他常與志工分享,學習防災知識不只是某天遇到突發事件可以救人,一旦自己遇到緊急災害時也可以自救,他也不吝與不同防汛隊分享簡易淹水警示裝置,助人更是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