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 小水力發電 333家庭可用1年

桃園市政府18日舉辦小水力發電推動聯盟交流會,邀台積電、日月光、新興電子及農田水利署等參加,規畫在南崁溪水汴頭及4-1號、12號攔河堰設置微水力發電設備,預估年發電量138萬4746kWh,夠333個家庭用1年。
交流會中邀請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分享在其他縣市推動小水力發電的經驗,李鴻源說,綠能是世界趨勢,全國有這麼多埤塘可以利用的縣市可能僅有桃園,且桃園、石門大圳水量穩定,很高興市府成立跨局處、跨業界的小水力發電推動聯盟,也是少數由政府主導系統性規畫小水力發電的城市。
張善政表示,自己上任後檢視太陽能板對環境影響,除了屋頂,市府不開放埤塘、公有地鋪設太陽能板。但屋頂太陽能板發電有限,風電又受土地及海域管轄,小水力發電則具備穩定性高、環境衝擊低及就地供電等優勢。
張善政坦言,桃園在小水力發電起步較晚,此次借重李鴻源經驗,希望在桃園、石門兩大水圳推動小水力發電,並由環保、水務、農業局合力推動,由副市長蘇俊賓領軍,加上農水署,期盼能急起直追。
南崁溪水汴頭及4-1號、12號攔河堰若完成,預計發電量達138萬4746kWh,以去年每戶家庭平均用電量346度計算,估計可供333個家庭使用1年。市府指出,台電統計至4月底桃園市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達1110MW,光電容量843MW,占桃園比重76%,水力12%、風力9%,其餘3%,市府希望延伸布局,強化其他再生能源研究與發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