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9廖素慧/嘉縣報導

嘉縣 高接梨產量減 果農憂無以為繼

日本花苞漸少

image
鄭茂裕在竹崎經營長春農場,種植高接梨品質佳,憂心近年來取得日本花苞接穗愈來愈不易。(廖素慧攝)

 嘉義縣竹崎鄉淺山區盛產高(寄)接梨,品質媲美進口梨,果農組成產銷班交流嫁接技術、梨子行銷,曾風光一時,近年來因日本農村人力老化,台灣從日本進口各品種的花苞數量也隨之減少,優質梨子的產量、收益都受影響,農友憂心忡忡。

 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長方丹怡表示,為預防外來病蟲害進入本國,國內對外國品種的種源審核趨嚴,且用日、韓溫帶水果來台灣嫁接育種在氣候條件上有適應難度,近年來國內民間育種的甘露梨在市場上也廣受好評,農友可考慮改種本土育種水果。

 竹崎約有10位栽種高接梨農友組成產銷班,曾獲10大傑出農友、經營長春農場的鄭茂裕說,高接梨全盛期竹崎鄉種植約60公頃,產銷量是全台前3名,但近年來萎縮至約30、40公頃,因為農村人力老化、人手短缺,還有日本農村也面臨人口老化問題,梨的花苞量減少也影響到台灣。

 鄭茂裕說,市場上受歡迎的豐水、幸水、雪花等品種高接梨,主要自日本進口梨的花苞來嫁接到台灣原生種梨子樹再加以改良,早期產銷班是透過青果合作社購買花苞,近年來則是委由貿易商,但日本農村高齡化,生產花苞量減少,進口花苞愈來愈不易,量也變少,高接梨產量也就減少。

 嫁接梨的技術門檻高,近年來極端氣候易影響梨果醣化變質、開花期寒流造成歉收等管理上的挑戰更大,工時長、工作繁重,國內也面臨人力短缺的問題。

 鄭茂裕說,產銷班僅約三分之一農友有第二代接手,他慶幸兒子願意接棒,主要通路是電商、宅配。

 嘉義縣政府農業處長許彰敏表示,高接梨花苞(接穗)問題牽涉到技術層面的問題,有適當時機會替農民向農改場等相關單位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