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長者遭詐 2周財損逾2億
民代促跨局處合作 將反詐意識落實生活

據統計,全台長者在假投資(假交友投資)詐騙案中逐漸成為主要受害對象。新北市60歲以上民眾於今年7月1日至15日,受害比例高達22.97%,財損突破2.1億元。警方提醒,長者基於照顧家庭、為改善經濟狀況,反掉入詐騙圈套,家人應多陪伴、理解長者。議員促市府跨局處合作,將反詐意識落實於長者生活中。
新北市警察局詐欺防制辦公室依「165打詐儀錶板」系統分析,全市7月1日至15日詐騙案件中,年長者於假投資、假交友投資中受害比例高達22.97%,財損高達2億1130萬餘元。
警方舉實際案例指出,張姓男子退休後靠退休金生活,日前透過臉書社群軟體認識女網友,雙方進一步交換Line聯絡方式,女網友以投資名酒名義邀約投資,張男不疑有他,網路轉帳19次、面交1次共200萬元,待張男想獲利了結時,才驚覺受騙上當,Line甚至遭到封鎖,再也聯繫不上對方。
警方提醒,詐騙集團初期在通訊軟體以「親切語氣」和「噓寒問暖」方式要求認識,使被害人卸下心防,待雙方建立信任,開始主動談及投資話題,並以「穩定獲利、操作簡單」為由,推薦被害人加入網站平台投資,然而當被害人欲嘗試提領全數金額時,卻遲遲無法出金才驚覺受騙。
此外,高齡族群落入假投資(假交友投資)詐騙的原因,主因詐騙集團擅長透過長時間溫情攻勢與關懷營造信任感,不論是假冒投顧助理或以交友名義接觸,都容易讓社交互動較少的長者在無形中卸下心防。再者,部分長者由於體貼家人,不願造成子女困擾,選擇獨自承擔投資決策,也使他們在受騙過程中缺乏及時求助的對象。
新北市議員陳錦錠指出,全市65歲以上人口逾77萬,許多長者出於減輕子女壓力,反而落入詐騙集團圈套,被騙也不敢向子女求救,她認為,多個局處的相關業務都與長者有關,市府明年也將成立「高齡長期照顧處」,跨局處間應合作組建新北打詐隊,打詐並非只有警察局的責任,將反詐意識落實於長者生活中,才能遠離詐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