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呂妍庭/嘉縣報導

嘉縣 AI助攻浪犬熱區捕捉率達8成

義竹鄉新店光電區試辦 跨域智能一條龍 公私協力24小時機動處置

image
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正在施行的跨域地空AI智能捕犬模式,透過控制圍籬出入口,可成功捕捉流浪狗。 (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為讓捕犬作業快狠準,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與雲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陳靜茹團隊合作,去年開發「地空AI智能捕犬系統」,經單點測試成功,歷經7個月精進,今年推出「犬隻動態即時辨識與警示系統」,搭配24小時機動處置,打造出跨域AI智能捕犬一條龍模式,在義竹鄉新店光電浪犬熱區試辦後,一周就捉到當地8成的流浪犬,成效顯著。

 嘉畜所資料分析,民眾通報熱點及動物竄出致民眾傷亡案件的人犬衝突熱區,也是垃圾髒亂與餵養、棄養熱區,為此,嘉畜所去年與雲科大陳靜茹團隊合作,運用AIoT智慧聯網感測系統,改良巨型捕犬圍籬,結合無人機,研發出「地空AI智能捕犬系統」,應用在布袋鎮觀光熱區,成功解決當地困擾已久犬隻追車咬人、環境髒亂等問題,在團隊努力下,今年系統再進化,新增犬隻動態即時辨識與違規警示,實現自動化精準捕捉。

 嘉畜所表示,團隊先透過無人機空拍、AI影像分析與民眾通報資料建立狗群活動熱點,進一步規畫圍籬設置地與數量,並依據地形與需求調整,搭配後續團隊執行控制,公私協力24小時運作,捕捉、絕育、醫療與安置環環相扣,打造出高效、人道、可複製的流浪動物管理解決方案。

 升級後的系統、設備應用在義竹光電浪犬出沒熱區,試辦一周,就捉到當地20多隻流浪犬,捕捉後的犬隻依性情分流,凶猛犬隻由縣內動物保護教育園區收容,性情穩定者送往「浪浪就業服務站」,培訓為工作犬或療癒犬,落實人道動保理念。

 嘉畜所說,為因應犬貓零安樂政策與棄養問題,縣府成立動物保護管制隊、獸醫師醫療團與動保稽查員3大專業團隊,另針對餵養與棄養行為,同步開發「人車牌辨識系統」,6年來已為近4萬隻犬貓完成絕育,去年2827隻捕犬量更居全台之冠,占全台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