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蓮池潭洲仔北街口 擬設行穿線
馬路如虎口 交通局允諾改善 北側生態龜島9月前將完工

高雄左營蓮池潭風景區近期施作景觀重建,龍虎塔旁人行道、自行車道已完工,其餘路段還在施工中,遊客變多也凸顯交通安全問題,尾北里長柯錦德發現,蓮池潭步道與洲仔北街口無行穿線,民眾過馬路時很危險;另該處烏龜氾濫,建議做小沙洲棲息地;高市交通局回應,將重新規畫路面標線;高市觀光局也表示,新生態龜島9月前將完工。
近期高市府改造左營蓮池潭風景區,除了改善人行步道、拓寬行走空間,以及增設自行車道外,也重新整修擁有49年歷史的龍虎塔,2025年初已陸續完工,吸引不少國際觀光客前往朝聖;不過環潭路上仍有多處步道還在施工中,在地居民發現,步道與路口的連接處設計不良。
居民指出,從蓮池潭步道前往洲仔北街口時,地面上沒有斜坡緩衝,導致輪椅族、娃娃車要繞到遠處過馬路後,才能走到路口,且該路口沒有任何行穿線、紅綠燈,由於來往汽機車速度不慢,行人通過時很危險,盼相關單位能重新規畫動線。
柯錦德接獲民眾陳情,與民代共同邀集高市府相關單位前往會勘,並全面檢視蓮池潭步道周邊是否有類似路口,目前交通局初步規畫,將會在環潭路220號前設置行穿線、環潭路426巷前設網狀線與行穿線,並將追蹤該區是否還有其他標誌標線需改善。
另柯錦德也指出,蓮池潭周邊生態豐富,近期有烏龜氾濫情形,甚至會爬到車道中間,不慎遭輾壓死亡,讓民眾看到好心疼;柯指出,過去市府單位有立牌提醒用路人「烏龜出沒、減速慢行」,雖然有改善烏龜被撞,但無法解決產卵氾濫問題,盼能在風景區旁設置小沙洲,建立專屬棲息地。
觀光局回應,蓮池潭是台灣原生種斑龜的家,潭內斑龜數量甚多,2023年觀光局已有協助規畫在龍虎塔至春秋閣段新建生態護坡,同時於春秋閣南北側各設置1座「生態龜島」,目前南側龜島已完工,北側則在今年9月前完工,屆時可供烏龜曬太陽及未來作為安全穩定的產卵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