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湖交通示範區 擴大試辦
減速平台獲好評 高市府擇3住宅區辦理 預計年底前完成

高雄澄清湖風景區今年7月起由高市府接手管理,在園區內導入減速平台、人行步道、圓環等交通設施,打造交通示範區,獲得各界好評,議員認為,減速平台效果良好,且警示成效明顯,建議盡快導入其他社區的無號誌路口。對此,高雄市交通局表示,已爭取中央補助計畫,初步擇定3處住宅區試辦,預計今年底前完成。
高市府接管澄清湖後,交通局進場改善園區交通動線,新增人行道與安全欄杆,並設置10處行人穿越減速平台與1處標線型圓環,透過物理性降速設施,提升交通安全性,其中,減速平台獲不少遊客好評,紛紛表示「行人走在平台上過馬路安全感十足」、「車輛會怕撞到底盤而減速」。
交通局介紹,減速平台是依據市區道路規範所設計,其功能為透過物理原理減速,行人走在平台上,兼顧用路安全及舒適性,且AC型耐壓、耐用度高,適合於市區無號誌路口持續推廣,以養成駕駛人良好減速習慣,在澄清湖施作10處獲得良好成效。
高市議員張博洋指出,三民區河堤社區無號誌行穿線,且行人穿越道缺乏減速設施,導致行經車流過快,行人穿越過程危險,而減速平台對車輛的減速效果佳,行人走在上面警示成效明顯,建議交通局選擇河堤社區試辦,因該社區是高雄首座交通寧靜示範區,具有指標性意義。
張博洋也提醒,目前減速平台設置辦法出現縣市政府各自為政的狀況,缺乏統一設計與規範,桃園市導入的組合式減速平台,就疑似因材質選擇失當,引發多起機車打滑受傷事故,中央政府應引以為鑑,盡速建立全國統一減速平台的設計標準。
交通局表示,目前已向中央爭取補助計畫,預計在鳳山、前鎮、三民等3處社區,實施行人減速平台試辦,詳細地點選擇尚在與地方民意溝通中,預計可於年底完工亮相,也已向中央建議,將減速平台、路口護欄等行人保護設施,依地方試辦成效,研擬納入統一規範,並擴大推廣保障行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