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1柯毓庭/新北報導

環保葬正夯 金山園區土壤鹼化

不利植物生長及骨灰分解 民政局擬加入溶磷菌改善 將增5處葬區分流

image
近期因選擇環保葬的民眾日漸增加,審計處發現金山環保葬園區土壤已逐漸不堪負荷,不利於土壤分解。圖為示意圖。(新北市民政局提供/柯毓庭新北傳真)

新北市推動環保葬法,設置金山、三芝與新店四十份多元化示範公墓,促進土地循環再利用及兼顧環境保護目標。但近期因選擇環保葬的民眾日漸增加,審計處發現金山環保葬園區土壤已逐漸不堪負荷,不利於土壤分解,促民政局應將土壤環境納入管理。民政局允諾,將每年翻土並加入溶磷菌以改善土壤。

 殯葬處統計,近3年環保葬人數均達上千位,顯見新北市推動環保葬法已初見成效。但審計處指出,殯葬處委託法鼓山佛教基金會經營的金山園區因負荷較高,又植存空間有限,導致家屬從申請到植存需等待4個多月造成不便;另外新北市並未針對環保葬區辦理土壤檢測,而金山園區統計發現2019年起土壤酸鹼度逐年攀升成鹼性,且2023年檢測結果已逾參考值上限,不利葬區植物生長及骨灰分解。

 殯葬業者說,因為塔位跟不上往生人數,各縣市政府大力推動環保葬,給予很多獎勵,加上民眾觀念逐漸改變,愈來愈多民眾接受環保葬,沒有固定塔位對於後代子孫也比較方便,直言植葬是個趨勢。

 民政局回應,已規畫於新店五城花園公墓及三峽生命紀念館再增設2處環保葬區,將陸續在2026年上半年完工啟用,可再增加約2900個穴位。另外針對正在興建的鶯歌第二納骨塔、規畫中的八里第二納骨塔及淡水原址重建納骨塔,也規畫把環保葬區納入,未來啟用後每處至少都會有2100個以上的穴位。

 針對現有的3處環保葬區均已於今年將土壤送交檢測,未來每年均會辦理1次土壤檢測,各環保葬區都有定期翻土作業,使骨灰可以與土壤融合,翻土時亦加入溶磷菌以改善土壤。

 民進黨議員鄭宇恩指出,推動環保葬區應考量水土保持及生態復育規畫,採用原生植物也要考慮植物的根系、耐候性及極端氣候影響,事先做好規畫,避免後續被質疑對先人不尊重,甚至造成周邊環境安全及景觀維護疑慮,同時建立公眾參與制度,公開檢測與容量資訊,邀社區與專家共同規畫監督,使園區成為社區共享的綠色資產。

 無黨籍議員蔡錦賢則認為市府推動環保葬區前,除了考量需求外,也要多開公聽會聽基層、民眾、葬儀社等各方的意見,不要自己做主,才能知道人民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