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兒美館停車難 美術館完工可解
審計處點名檢討 文化局稱可增302汽車位 並允加強宣導防跌倒

桃園市立兒童美術館去年兒童節試營運、9月正式開幕收費,但停車不便,館內又發生多起跌倒受傷事件,遭審計處點名檢討。文化局表示,待兒美館對面美術館本館完工就能滿足停車需求,另地面防滑係數符合標準,會再加強宣導,Google評價已從營運初期3.6提升至4.6顆星。
桃園市立兒童美術館未設置停車場,去年開幕後,屢遭民眾反映停車不便,尤其該館定位為兒童美術館,民眾得另謀停車位後再步行前往,若遇炎夏或雨天,更不利家長陪伴幼齡兒童。
審計報告也提到,兒美館館外地板鋪設金鋼砂,屬粗糙地面,容易導致兒童跌倒,已有多起受傷事件,民眾也反映動線設計及展覽場地有多項待改善,要求檢討改進。
文化局解釋,以「山丘」為造型的桃園市立美術館,分為去年9月開幕的兒童美術館,並以空橋連結正在興建中的美術館本館,其中停車場規畫在美術館本館,提供302汽車格及131機車格,待完工後將可滿足觀眾停車需求。目前兒美館周圍高鐵南路、文德路及洽溪路等路段有路邊停車格,緊鄰兒美館也有7處收費停車場,可供民眾鄰近停車。
另外,兒美館戶外地坪是採用透水混凝土鋪設,並噴塗聚脲面漆保護,此工法不僅能避免混凝土骨材因汙染產生色差,也可防止外力造成崩角及尖銳面,兼顧美觀與耐用,且經檢測,地坪表面穿鞋防滑係數(CSR值)已達0.55以上的測試標準。
文化局指出,儘管透水混凝土在桃園地區公共工程中廣泛應用,並無安全疑慮,但考量兒美館位於青塘園,地形起伏較大,若摩擦力不足仍可能影響行人安全,跌倒事件以擦傷居多,兒美館已安排工作人員於現場環境管理,加強宣導民眾「小心跌倒、注意安全」,並設警示標語牌。
文化局指出,未來興建美術館本館時,也將進一步優化地坪材質,選用粒徑更小、更圓潤的材料,並確保防滑係數同樣達到0.55以上的測試標準,提供更安全的戶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