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 排水不良 鰲鼓溼地水質優養化
水鳥最低指標數僅剩10年前6成

嘉義縣鰲鼓溼地地勢低窪,長年排水不良,溼地內的台糖畜殖場因淹水10多天,上萬豬隻死亡,鰲鼓溼地森林園區也因積水未退,7月底封園至今未開放,嘉義縣審計室更直指當地水質變異,導致鳥類複合物種指數下降,水鳥、雁鴨最低指標數只剩10年前的6成。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說明,並非所有鳥類族群數都下降,但溼地已成半封閉水體,排水問題難解。
鰲鼓溼地是國家級重要溼地,廣達512.10公頃,位於海埔新生地上,海堤環繞,海水高於內陸導致排水不良,由林業署嘉義分署管理的鰲鼓溼地森林園區,自0728大豪雨後,因多處路面積淹水未退,園區已封閉近20天,開放時間同樣因排水緩慢,尚無時間表。
嘉義縣審計室報告指出,鰲鼓溼地旱季幾乎無水源流入,多數倚賴雨季降雨、幹排流水補充,水體交換性低,台糖畜殖場澆灌林地的漫流水也造成水體鹽度上升,面臨優養化壓力,影響生物多樣性。
根據嘉義分署發布近15年鳥類群聚長期變化趨勢,鳥類複合物種指標從2013年後逐步降低,2021年指數是2010年指標的71%,同年水鳥指標僅2012年60%、雁鴨61%,應檢討,並研擬適切水質與生態環境經營管理做法。
嘉義分署表示,整體溼地水質呈優養化狀態,其中溼地所在的東石農場底質不佳,應是受台糖畜殖場排放水影響,水質呈低鹽度或高鹽度長達數星期或數個月。
嘉義分署說,經委託嘉義大學實施長期鳥類監測,歷年累計調查有299種鳥類,但因地層下陷、水位升高、水質優養化等問題,棲地呈劣化趨勢,泥灘地減少,使短腳水鳥數量減少,但喜歡深水域及食魚性鳥類的數量則增加,陸棲鳥類因造林地鬱閉度增加,族群數也變多。
國家級溼地排水不佳,嘉義縣政府認為,主因涉及地層下陷,需與相關單位進一步研商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