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1丁上程/台北報導

傳統市場電子支付 有裝沒人用

攤商憂查稅 收現金卡實在 北市議員建議可結合悠遊付

image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詹為元指出,傳統市場攤商的電子支付「裝設率」幾乎達百分之百,卻普遍出現「有裝沒用」的狀況。圖為傳統市場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隨著數位時代來臨,電子支付成為趨勢,不過國民黨台北市議員詹為元指出,檢視北市傳統市場的現況,雖然攤商的電子支付「裝設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卻普遍出現「有裝沒用」的狀況,設備形同虛設。北市市場處表示,將加強攤商教育宣導、適時調整獎勵計畫,也允諾會規畫與悠遊卡公司合作,提高電子支付的使用率。

 詹為元指出,傳統市場電子支付的運作方式,簡單來說可分為兩步驟,第一步是申請裝設設備,第二步是開放讓民眾使用後,依實際使用人數及消費金額可向市府申請獎勵金。

 北市傳統市場電子支付的建置率在去年達到99.62%,但詹為元發現,4120家已安裝設備的攤商中,實際申請使用獎勵僅158家,比例僅約3.8%,設備形同虛設。

 詹為元指出,目前市場處是採「市場機制」推動電子支付,並未與特定平台合作,讓使用率難以提升;市府應該積極思考跨單位合作,例如可與具有官方背景的悠遊卡公司合作,將「悠遊付」作為推動策略夥伴,透過平台專屬優惠、消費回饋與行銷活動,吸引攤商與消費者共同參與。

 他舉例,南門市場引進悠遊付並搭配行銷活動後,確實成功帶動使用率,產生了良好的示範與擴散效果,可見問題並不在於攤商不願意安裝,而是缺乏「使用的誘因」,市場處應主動與悠遊卡公司合作,選擇重點市場推動悠遊付專案,不僅方便消費者,也能讓攤商真正受惠,讓傳統市場的電子支付不只是「看得到」更要「用得到」。

 市場處表示,因部分傳統市場攤商認為能實收現金比較踏實,且擔心收取電子支付可能會有查稅等問題,導致電子支付使用率不高,市場處會加強宣導,並適時調整獎勵補助計畫,輔導攤商在攤位明顯處設置電子支付標示,盼以此增加使用率。

 市場處也允諾,規畫示範場域與悠遊卡公司合作,如南門、士東市場客群多元,形象良好,並曾與悠遊卡公司合作推出行銷活動,成功帶動來客數與消費,可循此模式提供其他市場與悠遊卡公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