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消防局 添2組救災機器人

台中市消防局推動「科技救災」,今年再添購2組救災機器人,分別配置在神岡和水湳分隊,全市目前共配置9組,這些機器人能透過紅外線、氣體偵測及遙控式滅火系統等,深入火場協助搶救,有效降低消防員風險。
消防局災害搶救科長趙育德表示,救災機器人的最大優點就是替代消防人力進到危險現場,還能依不同火場狀況搭配設備,像是裝上遙控炮塔和泡沫套筒就能直接噴水、噴霧或泡沫滅火;遇到瓦斯外洩或地下室火警,在火煙密布情況下,則可加裝大型風扇,把濃煙和有害氣體排除,有效減少危害。
他舉例,去年大肚區的倉儲火警,就曾出動救災機器人即時掌握火場內部情況,也避免因火場坍塌導致消防員受傷風險。這次新進的機器人還升級配備,包括紅外線熱顯像儀、五用氣體偵測器和高解析鏡頭,不論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濃煙中,還是夜間行動,都能迅速找到熱源或火源,並將影像即時傳回指揮中心,方便後端掌握狀況。
趙育德提到,1組救災機器人造價至少數百萬元,但在火場能發揮關鍵作用,非常值得。
除了地面,空中救援也同步強化,消防局推動「無人機專業證照訓練計畫」,近期展開1個月密集訓練,讓具備基本證照的49名學員取得水域投擲救生器材等3項高級資格。目前全市共配置38架各型無人機,並有163位取得專業證照的飛手全天候輪值,廣泛應用在火警偵蒐、水域搜溺、山域搜救與火場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