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6廖姮玥/桃園報導

桃園 員本垃圾場翻身 打造生態園區

張善政裁示借重內湖垃圾山經驗 預計明年陸續完成3座掩埋場覆土

image
桃園市楊梅區基層座談5日舉行,員本里里長陳奕霖盼加速推動員本垃圾場轉型成「社子溪員本生態教育園區」,消除地方汙名。(廖姮玥攝)

桃園市楊梅區基層座談5日登場,員本里長陳奕霖盼加速推動轉型「社子溪員本生態教育園區」,消除地方汙名。市府環保局回應,目前楊梅區員本、龍潭區店子湖及觀音區保障掩埋場裸露垃圾清理量已超過8成,今年8月已獲環境部核定1100萬元,補助覆土及綠美化作業,預計明年將陸續完成3座掩埋場覆土作業。桃園市長張善政裁示,借重內湖垃圾山經驗,除了覆土和綠化外,也將規畫生態教育園區,「環境要變得比以前好」。

 陳奕霖指出,所謂「覆土減臭」雖暫時降低氣味,實際上卻導致揚塵四起,僅為延後退場的表面作法,並非真正解決之道,員本垃圾場多年來未見有效清空,地面與道路下仍有大量廢棄物與灰渣堆置,潛藏地下水與土壤汙染風險,且員本垃圾場長期造成地方汙名化,阻礙社區發展與環境形象提升,盼正式更名為「社子溪員本生態教育園區」,讓社子溪真正重拾生命力,成為桃園南區的生態亮點。

 張善政表示,桃園每天收的垃圾基本上不會再到掩埋場暫存,將直接進焚化爐,明年完成覆土後也不會再有臭味和揚塵。張說,內湖垃圾山已經綠化為小山,綠化覆蓋後變成還不錯的小山丘,要借重內湖垃圾山經驗,桃園的掩埋場除了覆土和綠化,也要規畫生態教育園區,將來還能成為觀光景點,若干年後看不出這裡曾是垃圾掩埋場,相信會是很好的環保教育園區。

 環保局說明,為提升掩埋場環境衛生維護,除利用焚化爐餘裕量去化裸露垃圾外,今年8月順利獲環境部核定1100萬元補助覆土及綠美化作業,預計明年6月完成楊梅員本掩埋場覆土,龍潭店子湖及觀音保障掩埋場則預計於明年底完成。

 環保局指出,桃園市每日家戶垃圾產生量平均1300公噸,其中欣榮焚化爐與榮鼎生質能中心每日民生垃圾處理量,扣除歲修時間平均為1400公噸,每日餘裕量為100公噸,目前裸露量的清理量已經超過8成,將會持續向環境部提計畫爭取經費改善相關問題。另為因應未來若發生天然災害或特殊情況,需要配合暫置準備,在兼顧垃圾轉運、天然災害應變及綠美化等條件下,會優先評估將員本掩埋場活化轉型為「社子溪員本生態教育園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