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 支亞干優化 考古體驗更親民

花蓮縣萬榮鄉「支亞干遺址」是縣內重要的史前玉文化資產,文化局2022年攜手當地族人成立考古學園,推廣在地文化也讓民眾體驗試掘過程認識歷史,廣獲好評,園區今年獲文化部支持展開優化工程,更新導覽系統與展覽內容,盼讓考古更親民,成為大眾認識土地與歷史的起點。
支亞干遺址是全台最大與最完整的史前玉器製造遺址,曾出土許多玉器半成品與玉石廢料,縣府2007年、2010年先後公告列冊、縣定遺址和範圍內定著的土地地號,文化局積極與部落共商遺址保存與活化方式,並在2022年成立考古學園,推廣地方文化也實踐公眾考古理念。
文化局代理局長曾之妤表示,支亞干遺址有許多史前生活遺跡,為讓民眾了解考古工作、當地族人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經與列冊範圍的地主承租農地成立考古學園,委託在地協會經營,與考古博物館共同推廣教育工作。
她指出,考古學園雖採收費制度,不過體驗內容豐富,包括部落走讀、考古體驗DIY、博物館導覽等,廣獲各界好評,今年學園在文化部「遺址研究成果落地計畫」經費挹注下,完成空間整理、導覽系統更新與展覽設計工作等,也導入考古、部落知識與族語轉譯內容,提升場域教育性與文化識別度。
文化局說,導覽內容涵蓋支亞干遺址發掘歷程、部落遷徙故事與考古實作體驗,現場還有互動式圓形立牌及多組展版,搭配QR code連結延伸閱讀的專文補充知識,未來將持續推動社區導覽、學校教育與文化體驗活動,讓支亞干成為大眾認識土地與歷史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