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1曹婷婷/台南報導

台南 救災整備升級 偏鄉無人機送藥

image
台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透過無人機巡查,揪出積水死角。(市府衛生局提供/曹婷婷台南傳真)

 台南市從今年初的嘉義大埔地震到7月丹娜絲颱風、西南氣流豪雨釀災,加上受創的山區、偏鄉以老年人口居多,市府衛生局已著手彙整幾次不同型態災害的挑戰,希望建立一套跨域SOP;另也針對偏鄉路斷致慢性病患藥物不足,後續將建立無人機送藥機制。

 台南今年天災頻仍,面對地震、颱風、豪雨造成各種災情,如何在第一時間確保醫療服務不中斷,成為地方政府重要課題。衛生局10日舉辦天然災害應變研討會,邀各區衛生所交換經驗、檢視應變機制。

 衛生局長李翠鳳表示,今年以來不論淹水、地震或颱風,造成多處行政區不同樣態災情,各區衛生所除了進駐災區收容所,也在幾次受災經驗中盤點SOP;像有衛生所反映,災後除了要有完備防災包用於緊急醫療需求外,擴音機、麥克風也很重要,「災難發生當下,你說什麼指令,現場其實沒人聽得到!」

 另外,台南地點最偏遠的南化區衛生所,每遇颱風、豪雨就可能道路中斷,即使想送藥進去給當地慢性病患也難以到達。現已建置當地慢性病人名冊給里長,日後會提早備妥相關藥品送進去。

 李翠鳳還提到,目前針對登革熱巡查已啟動無人機協助,日後若遇到道路中斷或淹水災情,也可藉由無人機協助送藥,讓災區慢性病患避免上演藥物不足的困境,目前正測試中。

 衛生局強調,研討會聚焦事項將納入後續防災演練及計畫修訂,並建立一套標準SOP,除上述偏鄉交通受阻、藥品供應鏈中斷等情形,災後飲水安全、心理支持、類鼻疽與登革熱等傳染病防治也是重點,後續會持續精進緊急醫療應變計畫,強化區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