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9賴佑維/桃園報導

桃園客家場館 力拚收支平衡

兒美館收費人潮降 議員關切

image
桃園市客家事務局所轄7場館遭民代點名收入、支出不成比例,客家局回應,今年透過舉辦活動吸引人潮,收入、支出短差可望下降2成。(桃園市客家事務局提供/賴佑維桃園傳真)
桃園市客家事務局所轄7場館遭民代點名收入、支出不成比例,虧損4053萬餘元。客家局說明,今年透過舉辦活動、加強行銷吸引人潮,來客數可望比去年提高2成。(桃園市客家事務局提供/賴佑維桃園傳真)

 桃園市客家事務局許多場館營運出現赤字,虧損4053萬餘元,民代認為雖非以營利為目的,但也要盡量收支平衡。此外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去年4月開幕曾創下7萬人造訪,但去年9月開始收費後,人數下滑至每月1.5萬名,民代也希望改善。

 國民黨桃園市議員林政賢說,去年客家局7個場館全年度收入1245萬餘元,支出5299萬餘元,虧損4053萬餘元,僅有台灣客家茶文化館有盈餘,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更僅有1000元收入。林政賢提到,文化不一定要賺錢,但是營運不彰、遊客不來,應該要有改進措施。

 客家局轄下包含桃園市客家文化館、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桃園北區客家會館、1895乙未戰役紀念館、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台灣客家茶文化館。客家局表示,去年起針對7館舍強打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與暑期活動整合行銷策略,無論在曝光度、活動吸客度都有明顯提升。今年7館舍的營運收支短差可望比去年下降2成,總參觀人次也將比去年成長2成。

 客家局說,7館舍結合魯冰花節、桐花祭、客家工藝節、乙未客家戰役文化季、海客文化藝術季、客家文藝季及客家音樂節等代表性活動,形塑文化品牌,也利用「桃園客家旅行網」平台,搭配節慶活動推出主題遊程,藉此吸引人流,提升場館使用率。

 國民黨桃園市議員錢龍關心兒美館進場人數,他說,希望任何場館都能穩定發展,文化局應確切掌握人數,因為這是很重要的指標。文化局則提到,去年開幕首檔展出免費,吸引不少民眾,去年9月後開始收費,人數趨於正常,目前每月約1.5萬人次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