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6a報導張孝義|圖片中國時報系|設計黃慈玉|編輯陳裕盛

政治不正確 桃檢升官頻被打槍

看新系臉色

image
曾任桃園市副市長的邱太三,這次檢方人事升遷卻打槍桃園地檢署。
曾任桃園市副市長的邱太三,這次檢方人事升遷卻打槍桃園地檢署。
蔡鴻仁檢察官因簽結三中黨產案,升遷被打槍。
桃檢襄閱主任檢察官王以文也落馬,使被稱為「升高檢保證班」的襄閱主任檢察官破功。
桃檢這次主任檢察官升遷名單中,蔡正傑檢察官是惟一上榜的。
這次檢方人事升遷案,讓檢察總長顏大和反彈,直言不要一代不如一代。

政黨2次輪替後,蔡英文政府始終難脫與民進黨新潮流派系「共治」印象,行政部門的人事安排,總能見到新系人馬的影子。現在就連檢察系統的升遷人事竟也要看新系臉色,桃園地檢署就是政治正確出了問題,今年的升遷案幾乎全被打槍,成了升官禁區。

法務部長邱太三,去年政黨輪替前,本是桃園市副市長,桃園地區的大小狀況應該知之甚詳,對桃園地檢署的辦案績效也應不陌生。不過,今年由簡稱檢審會的「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呈報各地檢察署一審檢察官調升主任圈選名單,邱太三卻直接打槍,在桃檢只圈選了蔡正傑檢察官升遷主任,另外的蔡鴻仁及黃榮德2位檢察官,及調升二審的襄閱主任檢察官王以文皆中箭落馬,引起譁然。  法務部檢審會行之有年,過去是法務部長諮詢機關,但部長未必會去開會,所以被譏為「橡皮圖章」。2006年才在檢察官改革協會的大力要求下入法,以期檢察官本身可以擁有更大的人事決定權,這樣檢察官辦案就不用「揣摩上意」,或看政治風向。  各地檢察署調升主任的機會,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始終都是激烈戰場,今年為因應司改國是會議決議,特別開始試辦全台灣的主任推薦票選,再由檢審會從所有推薦人選中,選出29位,也就是升主任名額的1.5倍,呈交法務部長圈選出19位主任。  圈選名單出爐前,法務部也宣示部長將循慣例,尊重呈送名單的排序圈選。詭異的是,今年排序的前2名,桃園地檢署蔡鴻仁及台南地檢署李駿逸檢察官,都被「直接跳過」,另外在名單中桃檢派駐廉政署的檢察官黃榮德也被排除,以往被稱為「調升二審保證班」的襄閱主任檢察官王以文,也繼續被留在桃檢。  蔡鴻仁落選,在檢察界引發爭議批評,並不是沒有原因。司訓所44期結業的蔡鴻仁待過特偵組,歸建桃園地檢署後,3度叩關主任升遷,都鎩羽而歸;這次落選的理由最扯,竟然是蔡鴻仁在特偵組時簽結國民黨產三中案「引發疑慮」,很難不讓人聯想司法向政治靠攏。

檢察總長也反彈 不要一代不如一代

8月3日,檢察官人事異動公布前的最後1次檢審會,根據流傳的「民間版」會議紀錄,一審升主任的人事案在會中炮聲隆隆。桃園地檢署選出的檢審委員黃瑞盛檢察官,直接向擔任主席的法務部政務次長陳明堂提出質疑,要求說明蔡鴻仁未獲圈選的原因,且票選排序是不是空有其名。  黃瑞盛更直接質問,桃園地檢署的62位檢察官,到今年7月有47位的未結案超過200件,業務量繁重,但是人員編制人數比桃檢少很多的台南地檢署,都有2位獲選升主任,桃檢卻只有1位,是不是偵辦了桃園市政府的敏感案件得罪了法務部?  桃檢代表的質疑,除了蔡鴻仁簽結三中黨產案,2016年偵結起訴桃園市府經發局副局長王允震貪汙案,其中的市府前顧問鄭義雄,在市府被暱稱「乾爹」,就是新潮流系的大樁腳,發掘案件的桃檢駐廉政署檢察官黃榮德因而犧牲。  據「會議紀錄」所載,法務部對桃檢的不公,讓檢察總長顏大和也直接反彈詢問,「三中案簽結是我蓋的章,有疑慮,為什麼沒有人來問我?」此外,他更直言,不希望檢察系統一代不如一代,如此墮落下去。  不過,各方質疑、炮轟,都沒有改變法務部最後的決定。桃園地檢署還是成為最大輸家、升官的禁地。  資深法界人士指出,檢察官的升遷直接關係到士氣,過去從未發生「個案干擾」,如今卻很明顯,如果不能除去政治對司法的掣肘,蔡英文再開多少次司改會議,都沒辦法達到真正的司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