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麵包2.0版

越來越多的台灣麵包師傅,專業技藝上受到肯定,他們在國際獲獎後回到國內一展長才;亦有國際級麵包師傅選擇根留台灣。 他們有嫻熟的技法,對麵包充滿熱情,在研發與創新上再三突破,仿效日本的職人精神,製作出一款又一款的終極麵包。
台歐混搭 新詮釋
因租約到期結束原本在高雄的麵包店「巴黎波波」,陳耀訓選擇轉戰台北,以「陳耀訓・麵包埠」(Yoshi Bakery)的品牌重新出發。約有8成以上的品項是新研發的口味,每天大概有近50種的品項,包括歐式、台式、丹麥類、軟麵包等多元種類輪番出爐上架。 「請大家和我跟著麵包去旅行!」陳耀訓說,自從得獎之後,他有機會常到世界各地去做技術交流,也藉機會接觸到當地的麵包文化,希望把各地看到的特色介紹給客人,他不想侷限範疇及形式,只要是好吃的麵包都會想做給大家吃。 店內最受矚目的麵包,除了國家特色麵包冠軍作品「莓香絮語」,還有在天然酵母有機麵包項目中奪冠的「魯邦麵包」。就連台式麵包也有新詮釋。「經典的台式麵包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味道,但是高油、高熱量,容易讓人跟不健康、不天然聯想在一起,所以我想用好食材詮釋台式麵包,讓大家重新認識它們。」陳耀訓說。 至於陳耀訓的台式復古麵包系列,則有「奶酥炸彈」、「花生夾心」、「雷阿胖」等等,故鄉為彰化鹿港的他,還特地製作一款「鹿港麵茶維也納」,在維也納軟麵包中,夾入麵茶及義式奶油霜製作的內餡,讓古早味中增添一股優雅的味道。
傳統可頌 搞創意
來自法國的吉雍佩登,不僅是法國國家級麵包烘焙工藝首獎得主費多雷克拉洛斯(Frederic Lalos)的得意門生,也曾在名廚亞尼克亞蘭諾(Yannick Alleno)認可的麵包店「LALOS Bakery」,擔任海外首店行政主廚。當「LALOS Bakery」結束營業後,吉雍佩登選擇留在台灣當老闆,開設屬於自己的「吉可頌丹麥專門店」,並且挑了層層酥皮與質地柔軟的丹麥可頌為專賣品項。 可頌除了依循法式傳統做法之外,吉雍佩登還做了一個接近魯邦種的液種,預先發酵,增加可頌麵團的韌性,讓延展性更好,由於可以做到多層次的反覆折疊,氣孔分散得非常均勻。 目前店內有可頌、派、塔、布里歐許等4大類,每天約有20至25個品項新鮮現烤出爐,因應台灣人喜歡口味多元的餡料,吉雍佩登不僅找了在欉紅等果醬品牌合作,也邀請甜點概念店「Sweet Tea」的主廚協助,讓可頌的風味更豐富。 由於台灣客人熱愛拍照打卡,該店還推出不少創意之作,例如嘴唇造型的「啾咪」是在千層派夾入果泥;「黑蘑菇、粉紅蘑菇」是布里歐,上方改做成波蘿,看起來很像常常被瑪利歐兄弟踩扁的蘑菇,不偏離傳統的美味,又充滿令人驚喜的玩心。 來到台灣8年的吉雍佩登,已經把台灣視為他的第2個家,自己的飲食習慣跟著改變,口味越來越「隨和」。在架上看到一款「炸醬卷卷」的布里歐許,不禁令人莞爾一笑,心想:「這位台灣女婿還真是接地氣啊!」
新派麵包 超吸睛
武子靖的店相當特別,麵包是每款各一顆排放整齊地展示在水泥砌成的展示台。客人不需動手夾取,而是聽武子靖或是工作人員講解每一款麵包的做法及味道,偶爾提供試吃,再決定要購買哪幾種麵包。「一般的麵包店客人拿了就走,我希望有機會可以多和客人面對面溝通,讓客人了解每種麵包的做法跟故事,不只是單純的吃麵包,也更多了情感投射。」 武子靖在麵包技法上,加進了很多法國料理的概念與手法,甚至是視覺系麵包的外觀呈現,像「一顆蘋果」、「紅蘿蔔」、「網球」等麵包的外型都是維妙維肖,極盡擬真,討巧的造型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圓滾滾的網球,咬下去竟是Stollen(史多倫麵包)!武子靖的網球史多倫,麵團中的葡萄乾和蔓越莓乾要先以紅酒、檸檬伏特加酒、法國茴香酒及蜂蜜浸泡入味,烤好後的麵包要放在冰箱3天等風味熟成。之後再用白巧克力甘納許卡士達醬及沾裹玉米粉做成網球外觀,完全就是耗時多日的經典作品。 展示台上最吸睛的「紅蘿蔔」,其實是不愛吃紅蘿蔔的武子靖為了讓小孩願意吃所做的,麵包體本身不添加油脂,僅用老麵和發酵方式就做出麻糬般Q彈又濕潤的口感,調味的部分除了有紅蘿蔔,還拌入甜菜根與蜂蜜,「有波蜜果菜汁的fu!」他頑皮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