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父母的情緒勒索

面對情緒不成熟的父母,你要學會挺身而出,溫柔地捍衛自己,跳脫情緒勒索的掌控,畢竟長期的委屈與犧牲,會更傷害彼此的關係。
每個人和父母的緣分深淺不同,關係的深厚程度,也就不一樣。但無論你和爸媽相處得怎麼樣,當他們「盧」起來的時候,你還是會很受傷的。面對情緒不成熟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無止境的情緒勒索,你該怎麼做? 首先,請你好好想一下,明明爸媽這麼難搞,為什麼你還是沒有轉身離開?甚至有些父母非常傷人,那些子女為什麼始終沒有放棄他們?既然跟情緒不成熟父母的關係這麼傷人、令人落寞,成年子女為什麼還是執著地繼續嘗試與父母建立連結? 答案是,因為父母偶爾會給我們帶來一絲希望。但其實我們也知道,這種互動模式的調整,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父母終其一生都沒有辦法做出改變。 所以,我們也要學習面對情緒不成熟的父母,可能永遠不會改變的事實,然後學會挺身而出,溫柔地捍衛自己,畢竟長期的委屈與犧牲,會更傷害彼此的關係。
了解父母 情緒不成熟的原因
當你深入了解父母情緒不成熟的原因,或許就可以對他們多一點體諒與包容。 多數情緒不成熟的父母本身,都有著不被愛的童年。由於他們不曾真正感受到被愛,因此讓他們害怕失去舉足輕重的地位。害怕自己會被拋棄,擔心自己遭到嫌棄,使他們更加不安。基於內心深處這些怕自己不被愛的恐懼,他們只有掌控他人才能感到安心。 情緒不成熟父母掌控你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左右你的情緒,藉由讓你害怕、羞恥、內疚、自我懷疑來影響你。一旦激起這類負面情緒,有問題的人就變成是你,而不是他們。讓你成為「有毛病」的一方,會讓他們感覺好很多,但依然無法有足夠的安全感。 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你會變得不安、內疚、有罪惡感、壓抑自己真正的感受,於是變成習慣地自我犧牲,否則就是不孝。於是,情緒不成熟的父母,就這樣勒索成功,完全綁架了你。
你該有的 三個心理建設
要如何跳脫這個陷阱呢?你要主動化解情緒接管,拒絕情感脅迫,不屈從於情緒不成熟者的指揮。與其不斷地讓步,你可以自我提醒:既然他們這樣做,我也有我的辦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以積極心態面對,就不會一味地陷入他們的問題當中,而讓自己忙得團團轉。 以下是三個很重要的心理建設: 一、站穩立場: 當你決定自主,不再完全聽命情緒不成熟的父母,你就有能力抵抗他們情緒不成熟的運作機制,所造成的潛意識拉力和情緒接管。擁有積極心態,你就能為自己思考,而不是乖乖就範! 二、提出質疑: 現在你對情緒接管已有足夠的認識,知道要對情緒不成熟父母的呼天喊地,抱持保留的態度。你要了解,他們實在無權掌控你,他們並沒有比你重要。你當下要考慮到的是父母和你自己,你的人生,不能只有他們,你還有你自己。 三、劃清界線: 你要學會評估事實狀況,設定自己的底線。這不是要你學會自私,而是教你學會自保。 舉個很棘手的情況為例,如果情緒不成熟的父母常嚷著:「我死給你看!」甚至意圖自殺,你應該打電話給警方,或向相關醫療、或社會服務單位求助,而不是獨自承擔。
面對父母的 五個技巧
要有效應付情緒不成熟的父母,不接受他們的情緒接管,你可以這麼做: 一、離開拯救者的角色: 過度承擔也是一種「相互依賴症」,當你使勁地以洪荒之力,滿足父母大大小小、合理與不合理的命令,以求被愛和被重視。結果是,你把自己大部分的人生都花在他們身上了。 二、避免正面交鋒: 不正面交鋒,是閃開情緒不成熟父母企圖迫使你遂其所願的一種藝術。當父母對你苦苦相逼,側面閃躲會比直接拒絕更有效。例如,父母批判你沒有做好,你就帶著誠懇的微笑說:「真抱歉,我知道我讓你們失望了!」但你一定要真誠,否則會變成操弄,你就變成跟他們一樣的人。 三、由你主導話題: 和情緒不成熟的父母交談,你要嘗試引導、開展更深度的話題,以好奇和開放的問句,讓他們願意說更多、思考更寬闊,例如:「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你有那樣的感覺呢?」「如果是另一個觀點,你覺得怎樣?」而不是被他們抓著走。 四、給自己喘息的空間: 保持情緒的距離、控制相處的時間、拒絕惱人的話題、安排自己的退路,這些都是可以設定界線的具體作為,讓爸媽知道你很有意願,但已經力不從心,適時、適度的抽離,將有助於彼此長久的關係。 五、絕不容忍暴力: 萬一你的家庭存在語言或是肢體暴力,你必須以確保雙方安全為前提,先把情勢緩和下來,找機會離開現場,或在無法脫身時報警。 以上分享的是我閱讀完橡實出版的《如果父母情緒不成熟》這本書,所為你摘錄的重點。邀請你前往《時報周刊》臉書留言,和我分享:你和父母相處時最常發生的情緒摩擦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