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美味
台灣人一年四季都愛吃帶有酸辣風味的泰菜,近來新開的餐廳也各顯神通,從餐酒館到泰國街頭風格樣樣皆有。 既然短期內去不了泰國,舌尖倒是可以領著我們神遊。
自製醬料走新派 烤寨泰式餐酒館
將自己喜歡的菜色端上桌、看到客人品嘗後露出滿足的表情,應該是每位廚師的夢想,若還能重現兒時街邊小吃,再加入自己對美味的新詮釋,又是何等幸福?在曼谷生活了20多年,並於曼谷藍帶廚藝學校畢業的主廚Calvin,便是以此為出發點開設了「烤寨泰式餐酒館」。 「我做的菜並非忠於傳統,反而減少辣度與酸度,並融入西餐擺盤手法,更接近泰國近年流行的泰菜風格。」Calvin說。他不完全遵循傳統,但不「為創意而創意」,烤寨多數醬料與醃漬物仍堅持自製,例如來店必嘗的「酥皮烤大雞腿」除以泰式竹籤夾烤,還有4種沾醬擇一,包含以朝天椒和甜椒製作的「發酵辣椒醬」;加入牛角椒、椰糖等甜酸帶辣的「泰式檸檬青醬」;將鳳梨烤至焦化再加入雞湯與椰漿、有水果甜香的「焦化鳳梨醬」;以及使用紅蔥頭、羅望子等製作的「烤寨酸辣醬」。 融合在地食材亦是重點,「烤寨招牌打拋雙色地瓜」就在打拋豬中加入經過煮、烤、炸的紫、黃色地瓜,既保留地瓜香氣、又使傳統菜色迸發新鮮感,如同烤寨泰文店名的「Kao Jai」意指「理解」,主廚的心意與新意都等待被挖掘。
最夯預約制泰菜 Zaap
座落於台北市街巷曲折的吳興街、8月初才開幕的泰菜餐廳「Zaap」,店面不大、一不小心就錯過,卻擋不了聞香而來的老饕,預約總是滿到隔月,原因就在於掌廚的是餐飲界小有名氣的「AJ」簡士捷。 AJ投入泰菜料理約莫10年,最早跟隨飯店名廚歷練,自己每年也到泰國當地廚藝教室上課、走訪傳統市場找尋特殊食材與調料。在Zaap的菜色中,有許多都重現了主廚的味蕾記憶,例如提前預訂才能享用的「火山排骨清湯」,便來自曼谷夜市中的人氣菜色,以大骨、香菜根、檸檬葉等熬湯3至4小時,加上鳥眼椒與朝天椒等混合的醬汁,相當費工。「香蕉煎餅」則使用特地扛回台的鍋具,有別於泰國小販為求快起鍋的偏軟餅皮,這裡改以小火慢煎帶出酥脆口感。 此外,溫沙拉「瀑布松阪豬」對AJ而言更是頗具情懷,因為這是在他剛接觸泰菜領域時習得,最特別的是加入與南薑、檸檬葉拌炒後打碎的炒糯米粉,增加香氣與口感。就像「Zaap」在泰國東北話代表「夠味」一樣,只有味道夠好,才夠格放上菜單。
市集船麵路邊攤 哈哈羅55泰式船麵
早期泰國人曾以水路往來於市集與住家之間,攤販們則操起小船賣麵,為了方便客人就食以小碗販售,這也是「船麵」的由來。最早在信義路街邊擺攤的「哈哈羅55泰式船麵」,今年10月正式開了士林店,以斗大的泰文帆布招牌、船型煮麵區、泰奶路邊攤等元素,營造濃濃的泰國街頭風。 店名蘊含了經營者的小巧思,「哈哈」在泰語和數字的「55」讀音相仿,老闆又希望船麵定價盡量接近泰國售價,因此多為55元,同時也傳遞出泰國人的樂天性格。必須一試的經典口味「豬肉瀑布粿條」,是將泰國黑醬油、肉桂與八角等放入大骨湯中,至少熬煮4小時,還必須時刻保持滾燙,在上桌前沖入來自傳統船麵配方、可以提升湯頭鮮甜的生豬血時才不會凝固。 其他同以大骨湯為基底,但加入不同調料與配菜的船麵,包括酸辣、釀豆腐、清湯3種口味,可依照喜好選擇細米粉、粗米粉或粿仔條,再搭配幾款街邊炸物,再現讓人懷念的泰國風情。
森林氛圍伴美味 植感大叔的日常
步入靜巷,乍見被綠意包圍的「植感大叔的日常」,很難一眼看穿裡頭有什麼名堂。原來曾任綜藝、外景節目製作人與導演的Shadow,當年工作時認識許多台南朋友,又深為府城根基於古都延伸的文化所著迷,加上過往從事進口植物買賣時,接觸到泰國的植栽莊園。今年初開設餐廳選擇落腳台南,讓客人在花園中享受泰式美味。 走進店裡,空中懸掛、地上擺設的無一不是姿態各異的植物,加之老相機、昆蟲標本等藏品點綴,在菜色未上桌前便已有了美好期待。特別推薦的「冬蔭功酸辣麵」便是向泰國長輩習得的菜色,以蝦頭熬湯,並添加香茅、南薑與萊姆葉,帶有清甜卻不著重酸辣,顛覆大家對冬蔭功的印象。另一道「炸香蕉」還在麵糊中加入香蘭葉汁,使麵衣散發近似芋頭的特殊香氣,也成為人氣點心。 Shadow表示,他現在每周一次到台南佳里的農場擔任一日農夫,向「植友」換取店內所需的香草植物,也有植友與他合作,預備開發餐車副品牌、販售炸香蕉,「我希望這不僅是一間店,而是能透過更多交流產生新的可能。」
曼谷街頭啖小吃 帕泰Padthai
泰國街頭的繽紛用色,往往能呈現當地人特有的活力,今年五月的高雄,也多了一間以曼谷常見的藍色系打造的泰式小館「帕泰Padthai」,那片「曼谷藍」是店家經過一遍遍試色後手刷而成,輔以騎樓下擺起的幾張小桌、店面半開的木門、從泰語「炒河粉」衍生靈感的店名、與泰語寫就的招牌,都讓人分秒有穿梭當地的錯覺。 一頭埋入泰菜資歷十多年的料理人章元淇,想讓總被當作配角的炒河粉搖身一變成為主角,以此概念設計的菜單,主打各種平價的泰式主食。炒河粉其靈魂所在的醬汁,加入椰糖、魚露、蝦膏等6、7種配料調配,並特選能吸附醬汁的河粉,盡力呈現料理人記憶中的味道。「我們不敢說標榜正宗,但至少做到形色接近、盡量保留原本的元素,並微調成讓台灣人能夠接受的風味。」章元淇如此說。 其他人氣菜色還包括著重椰漿與奶水比例、避免過於膩口的「紅咖哩雞肉飯」,以大火快炒、鑊氣十足的「無番茄打拋豬肉飯」,而台灣人愛喝的「泰式奶茶」則讓客人自己動手調製,樂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