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報導:SUMMER 圖片:中國時報系

農產品ETF可逢低布局

農產品價格跌至成本線

image
國票華頓投信建議投資人購買農產品ETF要細看其所持有標的內容。

今年中美貿易戰爆紅的黃豆期貨ETF讓農產品議題在國內持續發酵,受惠於氣候良好,導致全球穀物豐收造成供給過剩,進而對穀物價格帶來了阻力。很多農產品價格已經跌至生產成本附近,再加上FED於近期表態明年至少還會升息兩次,因此原物料農產品的價格勢必再度雪上加霜,然而今年以來跌幅已深,因此近期仍持續呈現低檔大幅震盪走勢,後勢需要仔細觀察。 這一兩年由於OPEC減產,以及近期美國對伊朗制裁關係,原油這一段時間以來出現大漲又大跌的情況,使得與OPEC相關的布蘭特原油期貨ETF出現較大波動,吸引不少投資人的目光。原物料農產品所具備的趨勢特性在今年大幅彰顯,趨勢性投資者在今年有大幅斬獲。 投資者選擇購買大宗商品指數ETF前,首先,投資人要先定義購買大宗商品指數ETF的目的為何,從歷史規律上來看,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很大,除了受到自身的供給需求影響之外,總體經濟因素比如利率、匯率,甚至是全球經濟成長都會影響大宗商品的價格;因此投資人在買賣大宗商品指數ETF時務必注意。 第二,大部分大宗商品,供給端都會對上升的價格產生應對措施,增加供給;這種規律,在農產品如黃豆、玉米、小麥等和能源金屬類如銅鋁、原油天然氣等商品中比較明顯。第三,須注意大宗商品ETF所持有的標的內容,有的是追蹤大宗商品相關的公司股票,有的則是直接持有該大宗商品對應的期貨。若該ETF是直接持有期貨,通常是最能夠直接反映原物料的漲跌,漲跌幅度也最大;若該ETF持有的是追蹤大宗商品相關的公司股票,則要視該公司是大宗商品的供給者還是需求者,有時該公司的股價與大宗商品的走勢呈現反向的關係,這點投資人不可不慎! 國票華頓投信建議投資人考慮購買大宗商品ETF前,首先需要明白大宗商品投資回報的來源、價格變化的歷史規律及投資大宗商品可能涉及的風險;在充分掌握了投資大宗商品必備的專業知識之後,再考慮該投資類別,是否能夠為自己的資產組合帶來價值,是否能提高自己的投資回報,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