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報導:蔡碧月、戴嘉芬、李蕙璇 攝影:張文玠、宋岱融、王永泰 

翻轉孩子命運的校長們

image
介壽國中位於角板山台地上,地層邊坡出現滑動現象,有安全疑慮。
介壽國中原鄉森巴鼓隊小有名氣,校長傅美琴到處募款幫助孩子赴日表演。
山上溼氣重,老舊的校舍年久失修,一度滲水。
傅美琴力爭經費,讓每間課堂設有大型觸屏電視螢幕,幫助教學,並爭取教育局補助外籍教師上山教學。
師生宿舍環境簡陋,學生睡大通鋪,連私人空間都沒有。
傅美琴認為改善圖書館環境,自然會提升孩子學習意願。
未改造前的圖書館十分陽春,藏書也不多。(傅美琴提供)
改造後的圖書館,空間寬敞藏書多,提升孩子學習意願。
馬光國中管樂社都是藝才專班同學,是該校人數最龐大的音樂社團,校長林玉彬致力推動偏鄉音樂教育。
林玉彬校長才剛獲得今年度校長卓越領導獎,這是由教育部從17位國中校長遴選而出,全台灣共有5位國中校長獲獎。
口琴隊曾獲得103年全國音樂比賽「口琴合奏—國中團體組」冠軍。剛進來的國一生認真地學習如何吹奏口琴。
胡振利(左)與胡振義(右)是雙胞胎兄弟,今年就讀國二,兩人都是棒球隊的重砲手。
球車裡有著幾百顆球,裡面有不少脫線的、或是整顆已經崩開的球,他們用膠帶把球捆起來,讓這些圓滾滾的棒球得以重複使用。
馬光國中校門口前,有一條全台最美的羊蹄甲櫻花大道。
為扭轉學童教育機會不均等的困境,邱麗芬努力向各界募款。
為籌募參加國外英語學校教育交流的旅費,文昌國小學生跟著父母、農友學習自製醬筍販售。
校長邱麗芬上任後,透過英語課後照顧課程及自編的加深加廣教材、定期檢測等,積極推動文昌國小國際教育。
佛光山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會定期到文昌國小,挹助孩童閱讀資源。
文昌國小海外英語教育交流團學生,放膽在機場向外籍旅客自我介紹,描述台灣人文風情,全程英語交談。
高聳的五葉松是921大地震災後重建時,由文昌國小校友捐贈栽種,矗立於校園一隅守護學童。

桃園介壽國中、雲林馬光國中和南投文昌國小,這三所偏鄉窮校,多的是命運底層的孩子,營養午餐付不起,更別提課後的才藝補習;但這三所的校長們堅信,離開學校等於離開學習,學校是孩子唯一的進步希望。他們努力拉回孩子、提升基本學力並發展才藝,在偏鄉打一場不可能的教育戰。

俠女校長偏鄉打造五星圖書館

我沒想到會有這麼可怕的學校!」二○一四年,傅美琴(五十二歲)剛升上校長時,被派到桃園復興鄉北橫公路上的介壽國中,見到校園的第一眼,內心驚嚇不已,「學校老舊,天花板漏水、狂掉粉塵,怎麼可以讓老師撐著五百萬雨傘辦公?這是恥辱!師生宿舍是大通鋪,連曬衣架、衣櫃都沒有,充滿霉味,太不公平!」

爭經費 僅能補強邊坡

傅美琴還發現,全校不到二百人的學生,多為來自遼闊山區部落的泰雅族子女,家長不是果農、就是打工,七成五的學生付不起營養午餐費,「學生們因為家境更差,就不覺得學校差。」 雖然歷任校長努力爭取經費,卻僅能用來補強學校邊坡的耐震度,校舍修繕經費則始終沒著落。「(當局)動不動拿遷校當藉口(不想花錢修繕),難道孩子活該倒楣?」傅美琴也四處碰壁,直到桃園升格直轄市,教育局長到校參觀驚見殘破的校舍,才同意撥款。 六年前曾在介壽國中服務的一名替代役男說:「我服役的第一年,也是校長剛上任的第一年,當時校舍老舊,天花板有老鼠,還有蛇爬過去,晚上睡覺會怕,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了。」

防中輟 不如引誘回巢

「前任校長臨別贈言是『光是找回學生,一年要花好幾萬塊換輪胎』。」談起偏鄉中輟生問題,傅美琴認為,與其辛苦的找,不如引誘他們回來!因此規劃桂竹課程,「邀請部落人士教導竹編、織布、醃生豬肉,老師帶學生去找桂竹筍,學生比老師還會挖竹筍,上課變好玩,學生慢慢回籠!」傅美琴就任第二年,就達到零中輟,獲頒教學卓越獎。 在傅美琴帶領下,教室、廁所變得乾淨新穎,陽春的圖書館變成「五星級圖書館」,課堂更設有大型觸屏電視螢幕,「用先進的硬體,提高孩子到校意願,否則孩子們離開學校等於離開學習。」 「有新書還有新空間,對我們特別有幫助。」現場看書的學生說。 「學生做活動都是免費,向家長收費就成不了軍。」傅美琴像個能幹CEO,不管是機捷參觀一日遊、學校森巴鼓隊赴日本交流表演,只要能提升孩子視野,她就會鍥而不捨追著當局要經費,不時透過人脈、媒體募款,連UNIQLO都曾派品牌大使桂綸鎂送愛心物資上山,「我們學校離台北近,能見度比較高。」 「我們有位父親早逝的學生罹患罕病菊池症,類似紅斑性狼瘡。學生母親忙著交男友,從發病到回診,都由老師帶去醫院看病。」傅美琴認為,學生學力不足,除了原生家庭問題多,也因為文化弱勢。

不求A 力推學伴計畫

「有一次遇到北一女退休老師,對方認為我們不該靠加分,將程度不夠的孩子送進北一女,我不以為然,他們是南島語系,漢人教科書的例子離他們太遠,學習比較困難,不代表他們比較笨。」 傅美琴解釋,原住民孩子從小在山上長大,會做陷阱、使用獵槍,技能強但知能差,這和平地小孩剛好相反,因此她辦過「介壽雙胞胎」活動,邀請台北名校介壽國中學生上山參觀,有學生把秧苗說成綠草如茵,就是生活經驗不足。 在升高中的會考計分ABC三等級中,山上孩子多數程度是C,「學生多往技職發展,因此教學目標是減少C,不要求A,希望老師們將孩子程度提升到B。」傅美琴於是找上推廣數位學伴計劃的輔仁大學合作,讓大學生與孩子定期透過視訊教學。 其中,最費心的是英語。教育局曾指責介壽國中,每次英文會考成績都最後一名,「我們發現,有八成學生國小畢業時,還不會背英文字母。」為此,傅美琴申請到偏鄉英語計畫,她每個月得走遍復興區十一所小學,訪視英語教學情況,針對英語程度較差的學生,在升上國一前的暑假提供免費課程,並請來南非籍老師駐校教學,「四年下來,學生大有進步!」 學校成立五十年,傅美琴是第一位主動留任的校長,介壽國中已確定兩年後併入羅浮高中,「我都跟老師們說,屆時就送各位到此,我下山去了!」六年奮戰換來美好結局,俠女校長笑聲瀟灑。

山區裡的介壽國中

校長:傅美琴(52歲) 人數:學生160人/老師20人 特色:泰雅文化桂竹課程、原鄉森巴鼓隊、合唱團等 地址:桃園市復興區中正路248號

資深校長強棒出擊多元學習

來到雲林縣土庫鎮,放眼望去是一畝畝農田,只有彎腰耕作的農夫。雲林是台灣第二大農業縣,全台八成的蒜頭出自土庫,但這趟採訪的「雲林之光」,不是農業,而是在全國青少棒打出名號的馬光國中。

學音樂 三年練成專精

「我是從最年輕的校長做到最年長的校長。」五十六歲的林玉彬是雲林縣第二資深的校長,進入教育界近三十年,其中二十多年當校長,五年前來到馬光國中。 周二下午是馬光國中社團活動時間,包括口琴社、管樂社、國樂社、排球社以及桌球、木球、棒球隊同時進行訓練,「若要談偏鄉的翻轉教育,就要來看我們學校的多元學習。偏鄉學生家境多處於經濟弱勢,家長大多務農,整間學校有三分之一學生申請午餐補助,低收入約有二十到三十戶。」也就是說,馬光國中的學生不太可能上補習班,更甭提花錢學才藝。 「偏鄉小孩若要學音樂,口琴最容易上手,價格便宜,攜帶方便,回家也能練習。」林玉彬領著本刊記者到口琴社教室時透露,口琴社剛成立時,大多數同學連幾百元的小口琴都買不起。 教室裡,一張張專注的臉龐,二十四個同學握著口琴,看著桌上琴譜,一邊吹奏、一邊聽著老師的引導:「Mi-Sol-Si-Sol-Do-Re-Si-La-So」社團助教汪健珉是嘉義大學一年級學生,「五年前(當時汪健珉就讀馬光國中二年級)口琴隊獲得全國冠軍時,是最多學校比賽的一次,對手都很強,我們演奏〈命運交響曲〉,那種感覺令人永生難忘。希望學弟妹也能感受到拿冠軍的喜悅。」 下一站到管樂社練習教室,四十多名學生正在合奏,有木管、銅管及打擊樂器,還有一台少見的、造價六十萬元的馬林巴琴。林玉彬上任後,向教育部申請一百多萬元經費添購樂器,後來陸陸續續有再添購。 擔任管樂社隊長的國三陳同學,因為節奏感比較好,一年級進入管樂社時,老師就讓她負責打擊樂器。「我對音樂非常有興趣,打算以後就朝著音樂這條路前進。」陳同學說。 管樂社葉老師說,「國中三年時間很短,要從零開始學一種樂器很難。我們幫學生挑選最適合又最快上手的樂器,三年內把一樣樂器練到專精,有了底子,上高中學別的樂器就會更快。」管樂社學生們也不負期望,曾奪下全縣第一名。

打成績 燒錢爭取補助

校長帶我們走出管樂社社團教室之後,又領著我們去操場看棒球隊練球,因為退化性關節炎的緣故,在穿梭校舍、上下樓梯時,他的腳步略顯吃力,一步一步慢行。 操場上二十九個隊員正在練習打擊,國一生較為矮小,國二、國三生則較人高馬大、皮膚黝黑,有一種把棒球練到骨子裡的感覺。這支青少棒隊成軍二十年,半數成員來自弱勢家庭,像是單親、外配、隔代教養等。 馬光國中是雲林縣棒球重點培育學校。「棒球隊先打出成績,才能夠獲得這些實質補助。」總教練林子瑋表示,拿到全國等級盃賽前三名,小球員每天四餐(含宵夜),每人每月可獲得三千元補助等獎助學金,球員和教練都必須很拚。 一旁的球籃車裡有上百顆棒球,卻有的脫線、有的崩開被膠帶捆起來,「如果不捆起來,球的縫線就會整個散掉,無法繼續使用。」林子瑋透露,球隊剛成立時更克難,手套、釘鞋、球衣都沒有,得撿外面的球回來用。 「棒球是一種燒錢的運動,你看得到的球具包括手套、釘鞋全都要用錢買。」林子瑋說,最花錢的是去外縣市比賽,交通及住宿費用都要靠校長幫忙,找土庫鎮農會、地方人士、民代募款,外宿多住在教會、廟裡或其他學校。 也許,沒有傲人的課業成績,但偏鄉學生升高中會考的超額比序項目中,「競賽成績」最高可加到九分,馬光國中這些多元學習的課程,在音樂及體育不斷得到全國名次,也為獲獎學生加到九分。啊!原來這就是林玉彬所言的「翻轉」。

拚棒球的馬光國中

校長:林玉彬(56歲)  人數:學生260至270人/老師45人 特色:音樂才藝及棒球運動 得獎事蹟:全國音樂比賽口琴合奏冠軍、全國青少棒2017主委盃亞軍、2019主委盃季軍、2018菊島盃冠軍、2019菊島盃季軍 地址:雲林縣土庫鎮和平街101號

菜鳥校長籌錢安排課後照顧

用有限的生命,做想做的事情。」五十二歲的南投縣鹿谷鄉文昌國小校長邱麗芬,形容擔任校長六年來的心情。 邱麗芬是南投縣中寮鄉人,二十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時,她任職的永昌國小正好在震央集集鎮,從災後校舍硬體重建到師生家長的心靈療癒,一路走來,她默默承受,愈走愈勇敢。

排課輔 培養才藝能力

六年前,邱麗芬取得校長資格,派發到也是災後重建的鹿谷鄉文昌國小,算是從市區遠調偏鄉。到任第一天,她從南投市開車四十多分鐘到校,準備七點半迎接學童,沒想到只有她和工友,全校師生照慣例七點五十分才會出現。 四個月後,南投全縣小四與小六學生進行學力檢測,結果文昌國小的成績不及格,只有五十八分,低於全縣與全鄉平均值,「數據攤在陽光下會說話。」邱麗芬看到了孩子學習困境。 文昌國小位處前往溪頭、杉林溪的小半天休閒園區內,附近多為採茶工與筍農,學生中新住民(母親來自大陸、越南、印尼與柬埔寨等)的比例最高曾達六成五,現為五成。 「家長清晨四點多出門採茶,有時一趟要四、五天才回家,不知孩子睡過頭沒到校,放學後也是放牛吃草沒人教功課。還有孩子哭著不敢上學,因為越南媽媽看不懂聯絡簿寫的要準備剪刀勞作用品。」「這裡沒有一間安親班,許多家庭經濟弱勢,孩子少了文化刺激及學習機會。」 邱麗芬透過家庭訪問得知這些狀況後,激起她想要弭平城鄉差距的野心,於是花了一學期時間,慢慢與家長、老師溝通與協商。她的第一步,就是先把到校時間提前到七點三十分,「二十分鐘空檔,可讓孩子多些靜心閱讀的時間。」邱麗芬接著開辦「課後照顧班」、「課後才藝班」。 為了讓全校學生放學後留校讀書,邱麗芬不但安排跳繩、扯鈴運動時間,還有直笛、現代舞、非洲鼓等課程,同時拜託山下英文補習班老師上山教課,好讓學生一年級就開始學英文。

夫力挺 攜生海外交流

由於要鼓勵學生上課,「課後照顧班」月收一千三百元、「課後才藝班」月收五百元,其餘教師、教具費用,全是自籌。但一學年約四十到六十萬元的費用,怎麼籌得到?邱麗芬展現驚人的企圖心與執行力,「第一筆三十萬是老公捐的,接下來靠寫計畫爭取經費,向校友、老公企業界朋友募款。」「教育是良心工作,縱使有熱忱,沒有經費也是難行。」為了孩子未來,大家都豁出去了,最後連補習班老闆都把鐘點費捐給學校買教具。 增加了閱讀時間與課後照顧,邱麗芬任職第二年,文昌國小的學力檢測超過九十分,「如今畢業的學生到國中,校排名甚至擠進前八,都是因為在國小就打好基礎。」邱麗芬開心地說。 這二年來,邱麗芬和老師還帶領過五、六年級學生到香港、菲律賓,和全英語教學的學校交流五至六天,而每一位學生約二萬五千元的旅費,是靠著和父母學做鹹鴨蛋、紅茶及醬筍等農產品義賣募款而成。前政大校長周行一曾為文讚許此舉同時為師生導入創業精神。 結婚二十二年來,邱麗芬未生育,擔任企業顧問的老公出錢出力出建議,讓她在教育界播下種子,「一路走來很多貴人幫忙,家長、老師齊心協力,看到孩子進步常讓我感動不已。」問邱麗芬會不會想掉眼淚?她點頭。 這位身形嬌弱的菜鳥校長,在南投山區掀起了一場弭平城鄉教育差距的仗,打來溫柔,卻強而有力。

震災後的文昌國小

校長:邱麗芬(52歲) 人數:學生121人/老師20人 特色:著重英文教育,培訓學生成為茶藝師(目前已有8人通過檢測成為小小泡茶師) 得獎事蹟:從105年起,連續4年在3鄉共42所學校語文競賽分區賽中,獲得團體成績第2名(競賽項目為書法、作文、字音字形、演講和朗讀) 地址:南投縣鹿谷鄉竹林村光復路9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