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報導:甯其遠 攝影:張文玠、黃鵬杰 圖片:中國時報系、翻攝自

官僚誤事百年古蹟 臨濟護國禪寺 地權遭占衰揹3千萬

image
國民政府來台後,臨濟寺寺產被收歸國有,如今該寺每個月要繳交50多萬元「占用」自己土地的補償金。
上個月臨濟寺舉辦祈福法會,內政部長徐國勇在住持悟潔法師等人陪同下,敲鐘祈求台灣民眾身體健康。
臨濟寺向台北市長柯文哲陳情獲支持,準備展開一系列討回寺產的程序,未料殺出程咬金,須等候文化部長鄭麗君同意。
臨濟寺不僅與東和禪寺、善導寺並列日治時代台北3大寺廟,更是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住持悟潔法師與宗教聯盟主席朱武獻,都是已故臨濟寺董事長淨心長老的弟子,兩人扛下討回寺產的重責大任。
2012年,台北市政府要求臨濟寺交付3千多萬元「占用土地補償金」,當時的台北市長正是郝龍斌,圖為郝龍斌(中)參加花博遊行。
臨濟寺的大雄寶殿歷史悠久,保存許多日治時代的物品。
大雄寶殿內供奉當年從日本運來的佛像,寺內僧人每日在此做早晚課。
淨心長老生前為臨濟寺董事長,曾為爭取收回寺產一事奔走,向總統蔡英文陳情。
使用國土有規矩民眾可經由出租、委託經營及設定地上權等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並支付租金或是權利金,若未經這些合法手段便屬於「無權占有」;民眾占用國有土地未依法繳交租金,國家會依《民法》的「不當得利」相關規定,追討補償金。

由於新冠肺炎肆虐,台北市圓山「臨濟護國禪寺」(臨濟寺)日前舉行一場「世界宗教聯合息災祈福大法會」,擊鐘誦經祈求人民平安,然而它歷經時代變異,如今寺產卻如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建寺百年的臨濟寺,是市定古蹟,也是目前日治時期留下最大規模的木造建築,國民政府來台時,臨濟寺被軍方進駐,寺產收為國有,還被追討「占用」國有地的補償金3千多萬元,寺方原本計劃依法要求政府返還土地,不料臨濟寺被文化部劃入「圓山遺址」保留地而無法轉移產權,目前每月須繳給政府50多萬元,境遇艱難。

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國內眾多宗教領袖於二月十四日一同舉辦「世界宗教聯合息災祈福大法會」,地點就選在台北市圓山的臨濟寺,共有二百多位各界宗教領袖參加,內政部長徐國勇也到場,一起敲響寺內的平安鐘,為台灣社會祈福。 當天,徐國勇在眾人見證下,敲響三聲古鐘,除了祈求台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並希望新冠肺炎遠離台灣,人民健康平安。 徐國勇腳下這塊占地約一公頃的臨濟寺,原是匯聚民力而建,卻在時代變遷中被收歸國有,台北市府原本有意幫寺方「解套」,詎料半途又被劃入文化遺址,搞得臨濟寺對「正身」之事,一籌莫展。

日總督賜名 列三大佛寺

「政府說我們寺廟屬於國有地,每個月要支付五十多萬元,對我們這樣一間寺廟來說,負擔真的很重。」臨濟寺住持悟潔法師說,寺地原本屬於寺方,因為時代的因素被軍方占用、收為國有,現在卻變成寺方要付錢才能使用自己的土地,他搖頭無奈地說:「這真的很奇怪,不太符合轉型正義。」 位在台北市圓山的臨濟寺,建於日治時代,與「善導寺」、「東和寺」並列為「日治時代台北三大佛寺」。日本治理台灣時期,各佛教宗派都自日本派遣僧人來台,據瞭解,時任台灣總督的兒玉源太郎因為個人信仰因素,獨尊臨濟宗,將臨濟寺命名為「鎮南山護國臨濟寺」,是台灣唯一冠以「護國」名稱的佛寺;當年由板橋望族林本源家族捐地,再加上當地民眾捐款,從一九○○年動工,歷經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總算於一九一一年完工,並在隔年舉行安座大典。 悟潔法師透露,臨濟寺是由台灣人出錢、出地、出力興建,在日治時代為私有財產。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僧人返國,至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來台,國軍接收寺產,附近的山頭有炮兵進駐,寺廟則住進不少軍眷,大殿內還飼養雞、鴨與豬,寺廟變成了眷舍,直到後來軍隊與軍眷陸續移往其他地點,並由福建鼓山白雲峰湧泉寺的盛滿法師進駐擔任住持,逐步整頓寺容,再經由白聖法師傳戒,並訂立寺規等制度後,才恢復原本的規模。不過自從軍方占用寺產後,就列為國有財產,一直未返還寺方。 本刊調查,日治時代台北市三大佛寺中,善導寺在一九八一年改建成大樓,東和禪寺大殿也於一九九三年被市政府收回後拆除,臨濟寺是僅存的一處古蹟,也是全台日治時代留下最大的木造佛寺,在一九九八年被列為台北市市定古蹟,二○○○年又被劃入圓山公園範圍內。

郝龍斌任內 要求補租金

臨濟寺命運一波三折,被劃為公園用地後,又是另一波災難開始。「宗教聯盟」主席朱武獻說,臨濟寺約一公頃的土地被劃歸公園用地後,國有財產局(現改制為國有財產署)將產權移交給台北市政府管理,在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任內,於二○一二年要求臨濟寺交付「占用土地補償金」,令寺方補繳多年來「非法占用」國有土地的補償金,經法院判決,認定臨濟寺的土地在光復後就是國有財產,因此要追繳三千多萬元,可以分期付款;加上月支付補償金二十三萬元,每個月寺方必須負擔五十多萬元。 朱武獻說,臨濟寺的土地在日治時期本為私有財產,現今又是寺廟用地,根據《國有財產法》與《國有財產贈與寺廟教堂辦法》的規定,依法可以歸還給臨濟寺,卻因被劃入園山公園範圍內,屬於公共設施保留地,無法進行產權轉移;朱武獻表示,寺方曾向台北市長柯文哲陳情,將臨濟寺所在土地變更為文化資產保存區,排除在公園的公共設施保留地之外,寺方就可以依法申請產權返還,不必再負擔每個月高額的補償金。

還寺產卡關 官員踢皮球

「沒想到,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朱武獻說,當北市府準備進行變更時卻發現,行政院文化部把臨濟寺與附近的土地劃為「圓山遺址」,屬於「十三行文化」的保留區,北市府解讀保留區涉及中央權責,無法進行都市計畫變更,而文化部也無意協助解套,讓寺方爭取歸還寺產的計畫因此「卡關」;他批評,中央與地方的官員相互推諉,根本是官僚誤事。 已故的世界佛教華僧會長、高雄市阿蓮區光德寺住持淨心長老也是「財團法人臨濟護國禪寺」董事長,他生前曾為了臨濟寺討回寺產受阻一事,寫信向總統蔡英文陳情,也獲得蔡總統回應,委派總統府祕書長陳菊前往瞭解;不過,還未有進展,淨心長老就於上個月離世,現在追回寺產的責任就落在弟子悟潔法師身上。 憂心寺產被奪的悟潔法師表示,臨濟寺的本堂「大雄寶殿」是目前台灣最大純檜木佛寺,寺內的和尚仍每天在大雄寶殿做早晚課,重大的法會也在裡面舉行。他說,寺院後方納骨塔安置很多日本兵的遺骨,每年有許多日本家屬來台祭拜,也有很多日本佛教人士與信眾前來交流參訪,更吸引不少觀光客前來參觀,不僅是重要的信仰中心、珍貴的古蹟,也是國民外交的據點。悟潔法師說,希望文化部跟台北市政府趕快溝通,「看能不能協調,把原本就屬於臨濟寺的地歸還給我們。」 對於臨濟寺產權糾紛,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表示,臨濟寺為直轄市定古蹟,若要透過都市計畫變更,把禪寺建築的土地劃定為古蹟保存區,可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由台北市政府訂定古蹟保存計畫,再依都市計畫法令劃定或變更為古蹟保存用地或保存區;但因臨濟寺位於國定圓山考古遺址範圍內,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考古遺址所在地都市計畫之訂定或變更,應先徵求主管機關之意見」,台北市政府辦理臨濟寺土地的都市計畫變更時,只要依規定先徵詢文化部意見即可。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文資科則表示,目前北市府正依照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指示,先進行「古蹟保存計畫」,待計畫完成後,再著手都市計畫變更程序,並無推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