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報導:朱晨寧 攝影:馬景平 圖片:鄭桂明提供、翻攝自網路 設

劍橋學霸改造阿嬤真珠膏席捲30國

銷量疊出千座101

image
牧人企業總經理鄭桂明將父親創立的品牌推廣至三十多個國家,並通過嚴格的清真認證與歐盟法規。 真珠膏老字號牧人企業成立時間 1973年 總經理鄭桂明     年營業額 約5,000萬元 旗下品牌 BEANNE、PSK在台通路 寶雅生活館網 址 www.herdsman-cosmetic.com www.psk.com.tw
鄭桂明(中)從劍橋大學博士班畢業時,父親鄭新華(左)與母親陳錫瑜(右)都特地飛到英國參加畢業典禮。
為了加強與東南亞經銷商的合作,牧人企業曾贊助馬來西亞的選美比賽。
PSK的客群鎖定年輕上班族,包裝也因此走輕爽潔淨風。(880元)
早期的BEANNE真珠膏,包裝比較老式,但很受馬來西亞人的歡迎。(980元起)
馬來西亞的賣場設有PSK的商品展示櫃,供當地民眾選購。
財金專業出身的鄭桂明很重視品牌行銷,積極地與各國經銷商合作。
鄭桂明的父親鄭新華創業時,第一本支票及電話機,都是同事贊助的。
兒時的鄭桂明(左)常和哥哥去父親的公司玩,也見證了父親創業打拚的過程。
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牧人企業與法國及德國藥廠合作研發專利成分,加強旗下產品的差異化。
PSK的商品強調保濕及控油,在高溫潮濕的台灣使用,也能保持清爽不油膩。
鄭桂明藉由東南亞民眾喜歡在臉書及IG分享資訊的習慣來推廣自家商品。
牧人企業擁有工廠及研發團隊,因此商品可以在地化,符合當地消費者的偏好。

早在政府喊出「新南向」政策前,台灣本土「阿嬤的BB霜」——「BEANNE」真珠膏,早已默默耕耘東南亞市場多年,更大老遠賣到杜拜等中東國家。四十四歲的BEANNE第二代當家鄭桂明,頂著劍橋大學博士光環,十二年前接手後,從被動接單生產外銷,轉為主動與代理商合作,如今BEANNE已行銷三十多個國家,若將賣出的真珠膏疊在一起,高度已超過一千座台北一○一大樓,「我從小的夢想,就是有一天能對朋友說『你看!這是我家做的商品!』」

踏入剛開幕的「寶雅生活館」台北公館店,「牧人企業」總經理鄭桂明正站在化妝品立櫃前,仔細觀察陳設與產品,戴著眼鏡、穿著西裝的他,斯文有禮的模樣像個老師。「哈哈!我的確當過老師。用現在的講法,我算是學霸。」一路從建中、台大、美國加州大學MBA,讀到英國劍橋大學財金系博士的鄭桂明,課業的確很厲害。

另類MIT 代購轉製造

牧人企業旗下的台灣老字號真珠膏品牌「BEANNE」,就是「阿嬤的BB霜」。身為第二代當家的鄭桂明談起接班過程,「我是家中老二,哥哥讀台大電機系,博士畢業後在學術界發展,我考慮到家裡的事業可能會需要我,因此就專攻財金領域。」 「我們家是另類的MIT,Malaysian in Taiwan(馬來西亞人在台灣)。」鄭桂明的父母,早年靠公費來台灣讀書,畢業後留台從事教職,後來在同事的建議下,幫馬來西亞親友代購台灣商品,從此開啟經商之路,一九七三年創立牧人企業。 「父母親一開始不知道要賣什麼,就問親朋好友需要哪些東西,有人下訂才叫貨,當時家裡連鋼筋、水泥都有。」鄭桂明回憶,沒多久雙親就發現,馬來西亞人特別喜歡台灣的真珠膏,因此與友人合資成立工廠,購入美國真珠粉原料,用獨特配方調製出細緻的真珠膏,並以寓意為「妻子、珍愛的人」的馬來語「BEANNE」命名。 不料,事業起步之時,卻遇上有不肖廠商以效果強又便宜的汞(水銀),取代效果慢又昂貴的真珠粉,鬧出沸沸揚揚的「汞中毒事件」,導致真珠膏市場迅速沒落。「雖然當時BEANNE尚未在台灣銷售,但海外市場仍遭仿冒品波及。爸爸只好請人發明測試劑,提供代理商幫助消費者辨識產品有無含汞,才暫時度過難關。」 這段風暴期,鄭桂明人在國外。「我從劍橋大學博士班畢業後,去新加坡及香港工作,待過銀行及超市通路。」直到十二年前父親退休,他才決定返台承接家業。

經營雙品牌 品項更豐富

一開始,鄭桂明仍維持「接到訂單再出貨」的營運模式,五年後轉為主動出擊,拜訪海外代理商,慢慢地接地氣。「我們透過海外代理商了解當地市場偏好,先調查再生產,同時也參與當地活動,像是贊助馬來西亞的選美比賽等。」 「有時想透透氣,我就找有興趣的事來做。」鄭桂明透露,剛接班時難免感到壓力,因此返台隔年就開始「不務正業」,跑到大學「兼差」教企管、經濟學及財務金融,和父母親一樣執教鞭,卻也搭起和台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產學合作的機緣,「我們將廣告翻譯成東南亞各國語言,給各地代理商露出。」 表面上看似順風順水,其實鄭桂明一度與父親意見不合,「父親經營公司三十四年,全部靠外銷,營運很穩定,所以每當我提出進一步打入台灣及大陸市場的想法時,都被他強烈反對。」僵持到最後,父親被鄭桂明的一句話打動,終於放手讓他闖進兩岸市場,「我對爸爸說,我從小的夢想,就是有一天能對朋友說『你看!這是我家做的商品!』」 鄭桂明接著在因緣際會下,得知大陸上海的同業要出售品牌「PSK」,決定接手,從此牧人企業邁入雙品牌的經營階段。「我們原有的老品牌BEANNE是真珠潤白專家,客群為三十歲以上女性,PSK的客群則是二十二歲至三十五歲的上班族女性,品項完整涵蓋保養品和彩妝品,例如兼具玻尿酸及除皺配方的唇膏等,品牌訴求空間較廣,有不同於BEANNE的優勢。」 PSK愛用者林小姐表示,她最喜歡PSK的「深海源萃水潤舒芙霜」,「即使在冬天,保濕效果依舊很好,又沒有黏膩感,不用擔心對皮膚造成負擔。」

鎖定小資女 靠社群行銷

二○一四年,鄭桂明嗅出大陸經濟成長趨緩,比台灣政府早一步「新南向」,陸續打入越南、菲律賓、香港等市場。「很多東南亞人,連台灣和泰國都分不清楚!我還發現,儘管東南亞有華人,說華語也能溝通,但是產品絕對要全英文包裝!」 「南向後我也才知道,許多東南亞國家的消費者喜歡容量小、單價低的商品,不像台灣消費者喜歡大包裝。」鄭桂明更從市場調查發現,泰國二十二歲到四十歲的小資女最容易買單,「所以我打算提升包裝質感,嘗試推出『試用包』,藉由她們愛用臉書及IG和朋友分享資訊的習慣,推廣我們的商品!」信心滿滿的鄭桂明,打算今年進軍東南亞一級戰區泰國。 本刊記者詢問這位頂著劍橋博士光環賣保養品的學霸,會不會覺得大材小用?只見鄭桂明搖搖頭說:「我能有今天,全靠父母一瓶一瓶地賣真珠膏。」突然話鋒一轉笑著透露,他唯一不習慣的是到海外出差時,從坐商務艙改坐經濟艙,「因為是花自己的錢啊!」 牧人企業在鄭家父子近五十年的打拚下,賣出的真珠膏若疊在一起,高度已超過一千座一○一大樓,年營收也因鄭桂明的創新與努力,十二年來,從二千多萬元翻倍到五千多萬元,市場遍及三十多個國家,堪稱保養品與化妝品界的台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