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報導:林宥辰 攝影:黃耀徵 圖片:中國時報系、讀者提供繪圖:

公司買單1.600萬 誠美材老董 收購委託書黑幕

image
為了爭奪經營權,誠美材董事長何昭陽被爆涉嫌以公司資產違法收購委託書,最終擊退前副董事長葉美麗取得經營大權。
民進黨立委蘇震清為前立法院長蘇嘉全侄子,去年捲入誠美材掏空案,儘管本人嚴正否認涉案,後來仍被踢出不分區立委名單。
市場上有許多收購委託書通路商(如圖),誠美材董事長何昭陽卻被控為擊退市場派,涉嫌以不法方式取得經營權。
二○○六年,何昭陽創辦奇美材(誠美材前身),從奇美電子跨足面板產業,圖為何昭陽展示自家產品。
誠美材前副董事長葉美麗曾召開董事會,解除何昭陽的董座職務。
位於台南市善化區的誠美材廠區,主要產品為偏光板,多應用於韓系IT、日系電視產品等。
二○一一年奇美電子違反美國《反托拉斯法》,何昭陽因而入獄服刑。
接到委託書通路商送來多筆傳票(請款單)後,何昭陽以誠美材名義收購委託書一事才曝光。
何昭陽和現任財務長連巍鐘、董事長特助羅來煌3人被指是「利益共同體」,涉嫌挪用公司資產。圖為去年3月22日誠美材聲請債務協商。
律師蔡政峯指出,以公司的錢收購委託書,可能觸犯《刑法》第三四二條「背信罪」,以及違反「委託書使用規則」。
中華開發工業銀行(開發銀)前總經理胡定吾、前副總經理兼總稽核廖光照,2011年涉嫌動用5,000多萬元公款收購委託書,並做假帳蒙混,胡定吾在偵訊時坦承犯案,法院最後判決胡定吾有期徒刑1年8個月、緩刑2年;而廖光照則因罪證不足,最後獲判不起訴。檢調偵查,胡定吾、廖光照先後與施哲雄等人,多次在全台各地以紀念品向股民強力徵求委託書,並支持特定董監事候選人。徵求委託書費用總共5,000多萬元,全由開發銀買單。一名股務公司員工指出,市場上確實有類似情形,只要董事會和諧,董事多半睜一隻閉一眼,或者私下將該筆款項剔除、不追究。

前立法院長蘇嘉全的侄子、民進黨立委蘇震清,去年捲入偏光板大廠「誠美材料科技公司」(誠美材)掏空案,時任誠美材副董事長的葉美麗宣稱,自己是蘇震清的人頭,蘇震清雖大聲喊冤,民進黨仍將他踢出不分區立委名單。此事掀起民進黨派系鬥爭風波,蘇嘉全更因此退出競逐立委,暫別政壇韜光養晦。 誠美材掏空案燒出愈來愈多黑幕。本刊調查,自詡為「不老鬥士」的董事長何昭陽,2018年突然遭到解職,後來演出一場「國王復仇記」,反手把葉美麗逐出公司經營圈。豈料,何昭陽如今遭爆料,2019年底以誠美材名義,花費公司資產逾1,600萬元收購委託書,損害眾多投資人權益。

上市公司誠美材專門生產液晶顯示器的零件偏光板,供應全球液晶面板大廠,近日才擺脫全額交割股的陰影,四月七日正式「出關」,恢復正常交易,連續四個交易日衝上漲停板,看起來已一掃先前衰事,正緩步回歸正軌。

財務長 陷內鬥被離職

然而「出關」前,誠美材四月一日突在台灣證券交易所發布重大訊息,公告公司發言人兼財務長陳文進「職務調整」,由於上市上櫃公司的財務長猶如公司大掌櫃,堪稱是僅次於總經理的靈魂人物,因此這個異動格外敏感,立刻在產業界引發熱議。 據調查,誠美材內部主管都知道,陳文進事實上是「被離職」,接任者是與董事長何昭陽交好的連巍鐘。自詡為「不老鬥士」的何昭陽,去年曾誓言「用生命捍衛誠美材經營權」,他擊潰市場派的「逼宮」之舉,鞏固了公司經營權,不過,一名誠美材的高階主管向本刊爆料,何昭陽並不是用生命力挽狂瀾,而是涉嫌違法收購委託書,並已由檢調介入調查中。 該高階主管表示,何昭陽為鞏固個人經營權,竟以誠美材名義與「全通事務公司」、「長龍會議公司」等委託書通路商,簽訂「管理顧問」或「備忘錄」,收購委託書的費用則由誠美材埋單,此舉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何昭陽用公司的錢收購委託書,讓自己掌握多數股權,損及其他股東權益,圖利自己與第三人,同時涉嫌觸犯《刑法》的「背信罪」,這件事原本神不知、鬼不覺,直到去年底委託書通路商的「傳票」(請款單)寄至公司才被發現。 本刊調查,二○一八年十月,誠美材前副董事長葉美麗曾動用子公司「茂豐精密」七千萬元,購買「郡宏光電」導電膜產品,何昭陽察覺有異,要求財務長和會計師聯手查帳,葉美麗卻搶先一步召開董事會,解除何昭陽董座職務,何昭陽則緊急透過訴訟反攻,確認董事會將他解職的決議無效。

財報慘 去年虧損六億

二○一九年四月,何昭陽召開臨時股東會改選董事,在七席董事中順利搶得六席,制止市場派奪權蠢動。該名高階主管直指,何昭陽致勝的原因,就是花費一千六百多萬元的公司資產去收購委託書,以些微差距的幾十份委託書翻盤,才能在這場「前有狼、後有虎」的競爭中,成功擊敗葉美麗並奪回公司;事後誠美材接到委託書通路商送來的傳票時,還以為是「管理疏漏」,沒想到竟是何昭陽涉嫌違法的事證。 現年七十一歲的何昭陽,職業生涯可謂平步青雲,四十四歲就被拔擢為奇美實業總經理,後來又接任奇美電子總經理;二○○六年創辦「奇美材料科技公司」(誠美材前身),跨足面板產業;然而,二○一一年奇美電子違反美國《反托拉斯法》,何昭陽因而入獄服刑;二○一六年底,何昭陽返回台灣接管誠美材,逼退原總經理梁以磐,身兼董事長與總經理,前財務長曾仲南所領導的團隊同時請辭,領導階層全面改組,讓誠美材步上經營危機。 根據財報顯示,自二○一六年起,誠美材連續四年虧損,去年稅後損失高達六億八千八百萬元,每股虧損一.○三元,同年三月更因「資誠會計公司」對其財報持保留意見,因此被打入全額交割股,直至今年四月七日,才恢復普通股交易。 即使公司財務岌岌可危,何昭陽仍宣稱未來接單將漸入佳境。然而,一名誠美材董事向本刊透露,何昭陽和現任財務長連巍鐘、董事長特助羅來煌形成「利益共同體」,任何人只要與他們意見相左,就會被排擠,甚至冠上莫須有的罪名,強迫離職,「連巍鐘、羅來煌是何昭陽把持公司的一對犄角,卻也涉嫌挪用公司資產,違反相關法規。」 該名董事進一步指出,二○一九年誠美材公布的財報顯示,管理費用竟比前年暴增了四千萬元,就可嗅出端倪。誠美材原有三位獨立董事,其中一位獨立董事因投資見解不同,與羅來煌多次發生爭執,包括一筆五千萬元的投資項目,不但沒有收益,往來支票還因管理不善而遺失。

募資金 保底條件惹議

對於誠美材的大陸昆山廠增資案,因為增資一直不順利,羅來煌與連巍鐘找了許多「來路不明」的投資者挹注資金,其中釋出的條件包含承諾投資能保底,要求未來昆山廠IPO(公開上市募股)等,讓獨立董事覺得條件不合理,與兩人爆發激烈爭執。 一名不具名獨立董事痛批:「董事們的資訊與公司經營團隊有嚴重落差,提出治理面與管理層的問題,也無法得到解答,例如只要提到投資案的問題與收益,都會被當作是在找麻煩,經營團隊沒有人願意好好考慮接下來的營運方針,只想要奪權。公司是股東的,不是董事長一個人的,再這樣下去,最後會造成股民、股東、員工三輸的局面。」 律師蔡政峯指出,以公司的錢收購委託書,可能獨犯「背信罪」中「為他人處理事務,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罪嫌,最重可處五年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罰金五十萬元;同時因為是上市櫃公司,所以也違反「委託書使用規則」,除了股東會內決議可以主張「程序瑕疵」視為無效,還可處二十四萬至四百八十萬元罰鍰,並限期改善。 誠美材代理發言人盛海天表示,關於董事長何昭陽違法收購委託書一事「完全是子虛烏有」,公司內部其實已經接過數通詢問電話,也調過資料查證,並沒有違法行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