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報導:吳婉瑜 攝影:王永泰、張文玠 圖片:中國時報系設計:美

肥到融資公司 交通部弄巧成拙 運將愈紓愈困

image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計程車乘客流失逾5成,讓運將們苦不堪言。
交通部針對運輸與觀光產業,共編列上百億元紓困金,其中現金補貼方案已發出6億7千多萬元。
計程車司機小張向本刊記者投訴,政府的紓困補貼極其微薄,卻姑息融資業者大賺展延利息金,為德不卒。
桃園機場因出入境旅客銳減,影響計程車司機的排班意願,整個候車區顯得空蕩冷清。
防疫期間,計程車行每天為出勤司機量測額溫、消毒雙手,絲毫不敢馬虎。
交通部日前祭出計程車油料補貼方案,每個月在500公升加油上限內,每公升補貼4元。
阿星的載客量剩不到原來的一半,收入不敷家庭開銷,面對桌上厚厚一疊催款帳單,不知如何是好。
受疫情影響,外國觀光客無法來台,國內旅遊人數也變少,遊覽車業者直接受到衝擊,哀鴻遍野。
近期有不少計程車駕駛因生意銳減,無力償還車貸,向職業工會探詢政府紓困方案時,發現融資業者對展延還款加徵的利息高得嚇人。
汽車運輸業駕駛員全國總工會理事長鄭力嘉(如圖)籲請融資公司多一點體諒,向借款人少收些利息。
展延利息金這樣算以某融資公司為例:A×(B+C)×D÷365=展延利息金A:未還的本金                       B:年息C:展延期間加計的年息     D:一年中的展延天數假設某甲向融資公司的借款尚有1,000,000元未還,現在申請展延3個月,以原年息4%加計因展延增加的年息2%計算,可得出展延利息金約為14,795元。運算過程為:1,000,000×(4%+2%)×90÷365≒14,795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宣布啟動紓困2.0方案,預計發放1,035億元現金,對象包括中低收入戶、弱勢族群、計程車及遊覽車駕駛等。
日前監理機關開放運輸業駕駛人申請薪資補貼,每人每月1萬元,最多可領3個月;開辦當天,有上千名計程車司機搶著申請。
監理機關提供的利息補貼申請表十分繁雜,光是計算方式就讓人眼花撩亂。
立委蔡壁如建議,利息展延金應延後收取,避免加重貸款人的負擔。
一般銀行與融資公司授信比一比一般銀行(如土地銀行、彰化銀行和第一銀行等)對貸款申請人的薪資所得、借款用途和償債能力等審查較為嚴格,因此收取的利息較低。 融資公司則接受信用條件和償債能力較差的客戶,因呆帳風險高,計息也較高。目前台灣大型的融資公司有裕隆、和潤、中租迪和等。

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交通觀光業下,交通部編列新台幣1.77億元預算,推出「融資展延利息補貼方案」,協助運輸業者辦理營業車輛貸款展延,然而這盤牛肉卻讓運輸業者大罵「豬不肥,肥到狗 !」原來,運輸業者向融資租賃公司(融資公司)辦理車貸展延時,還得先「額外」支付一大筆「展延利息金」,而交通部對展延期間增加的利息只補貼約0.81%,等於每增1萬元利息只補貼81元,導致許多運輸業者紛紛失望地打退堂鼓,監理人員還揶揄:「連開車到監理所的油費都不夠!」

午夜的台北市中華路兩側,一堆計程車井然地排隊候客,過去此時正是黃金時段,如今運將們卻聚在路邊聊天或是擦拭車子,只是擦得再乾淨也沒有生意上門。新冠肺炎爆發三個月以來,這種夜幕下的淒涼市況,已是司空見慣。

展延利息金 根本就是滯納金

為了幫助遊覽車、小客車租賃和計程車等業者度過當前困境,交通部月前推出「融資展延利息補貼方案」,有車貸的業者,可向貸款的金融機構或融資公司申請本息展延,協商以不同計息方式展延貸款還款期限三至六個月,但須先加徵年息百分之二為限的「展延利息金」。交通部則按中華郵政公司一年期定期儲金機動利率(約百分之○.八一),給予貸款人利息補貼。 一名承辦該業務的監理所人員告訴本刊,「駕駛向融資公司協商延後還款的展延利息金,一筆要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而交通部提供的補助方案,換算下來,每一萬元的展延利息金,只能補助約八十一元,說句老實話,這筆補貼還不夠付開車來監理所的油費。」該人員揶揄,「展延利息金」根本就是提前繳交的「滯納金」(延遲繳稅或信用卡費,所衍生的罰款)。 從事多元計程車駕駛兩年多的「小張」,育有兩名未滿八歲的子女,去年他為了購入一輛二手小客車,向融資公司貸款九十萬元,年息百分之六.五,分六年七十二期償還,每月攤還本息約一萬五千六百元,目前尚有本金八十四萬三千元未還。 「我前幾天去申請緩繳貸款三個月,融資公司要將我的利息加徵到百分之八.五,光是當月利息,就飆到一萬七千六百元,馬上要多付二千元左右,政府每月卻只補貼我一百多元,我們這些運將到底要怎麼過活?」小張接著抱怨,「我們確實該繳車貸,但現在生意不及以往的一半,根本繳不起,才需要辦理展延,融資公司卻趁機大發國難財,讓我每個月的壓力變得更沉重,實在不合理!」

小黃信評低 銀行借貸不容易

另一名開了一年半Uber的駕駛「阿星」,也面臨同樣狀況。「我貸款八十四萬元買車,年息百分之六,分六十期償還,每月還款約一萬三千元;融資公司告訴我,若要展延三個月,必須先繳一筆一萬零三百多元的展延利息金,實在讓人傻眼。」 「我父母都去世了,得照顧兩位糖尿病重症的妹妹,每個月固定開銷就要六萬元。我因為繳不出車貸,才跑去申請展延,竟然還要先繳高額展延利息金。」阿星為了專跑桃園機場接送路線,特地在桃園市租房子,沒想到今年二月以來,生意每況愈下,有時連一張單都接不到,如今他只能到處兼差,白天在市場當搬運工,晚上則當電扶梯保養員。 「汽車運輸業駕駛員全國總工會」理事長鄭力嘉指出,計程車駕駛大多是中年失業或弱勢族群,償債能力和信用評價較低,不易向銀行申請到貸款,因此近八成駕駛都向融資公司借貸,「他們就是暫時還不出來,才會申辦展延還款,現在卻得先籌錢繳付展延利息金,相形之下,政府的利息補貼只是杯水車薪。這時候融資公司應該心胸開闊一點,不能利上加利,增加貸款人負擔。」 「我開業十年了,第一次遇到這種慘況,有的融資公司還趁火打劫,將展延利率提高。」專門接待外國遊客的車行老闆「小金」表示,他名下共有十七輛遊覽車,有些是向銀行貸款購入,有些則是向融資公司借款,每一輛車的還息期限與利息都不同。 「銀行貸款的部分,我每月原須攤還本息約四十五萬元,最近申請展延六個月,每月僅須繳一萬九千元利息。然而,我同樣向融資公司申請展延還款六個月(原本每月要攤還本息約四十六萬元),除了每月仍須攤還三分之一的本息,還要加計六個月展延利息金,平均下來,等於每月得繳近二十二萬元。這分明是政府巧立名目,『同意』融資公司提前收取『滯納金』,對紓困根本沒幫助。」小金愈說愈氣。 「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林建良大嘆,近期因疫情衝擊觀光,許多業者只好向融資公司申請展延還款期限,沒想到「愈紓愈困」,政府提出的展延利息補貼方案立意良善,可惜「變相」幫助到融資公司,「融資公司只要符合中小企業紓困條件,就能向主管機關經濟部商業司申請低利貸款和利息補貼,加上遊覽車業者申請展延還款的展延利息金,等同『雙邊受益』。」

疫情逼現形 體制需要更明確

對此,立委蔡壁如認為,融資租賃業的主管機關是經濟部商業司,但它涉及了金融和交通運輸業務,「這顯示制度需要更明確的管理與整合;而計程車司機和大客車駕駛的工作,常常是社會安全的緩衝,政府的紓困經費應該直接幫助到他們,才符合分級分流、雨露均霑的原則。」 蔡壁如呼籲融資業者高抬貴手,多考慮借貸人的壓力與困難,將展延利息金移到還款後期再收取,大家一同共體時艱。 交通部公路總局運輸組副組長黃鈴婷表示,截至四月二十日止,提出融資展延需求的業者共兩千五百多家、一萬兩千多輛車,已完成貸款展延洽談的業者共六十四家、三百二十八輛車。 黃鈴婷強調,這是交通部首度提供業者融資展延利息補貼,特別與融資公司多次溝通,達成年息加計以百分之二為上限的共識,否則融資展延利息可能高達百分之二十,建議貸款人審慎考量展延需求,而非政府有補貼,就貿然申請展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