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改造槍砲刑度 嚴厲查緝不法之徒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於一〇九年四月十五日審查通過行政院所報「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宣示政府「查緝非法槍枝、嚴懲不法歹徒」之決心,不但擴大查禁改造用的模擬槍範圍,並大幅提高改造槍砲之各種刑度,從「源頭斷根」到「加重刑罰」雙管齊下,痛擊不法之徒,嚴查嚴辦。 警政署指出近5年槍枝犯罪統計數據,持用「改造槍枝」之各類犯罪,所占比率高居九成,已為作案槍枝之最主要來源;又改造槍枝多以市售之外型、構造、材質類似真槍之「操作槍」作為基材,再以簡易機具即可改造成具殺傷力之火藥式槍枝,因「操作槍」不具打擊底火之查禁要件,流通於一般實體店面或網路間,成本遠低於制式槍枝,不法分子可輕易購買改造;再從殺傷力分析,改造槍枝致人死亡案件占八成七,遠高出制式槍枝的一成三,其危害性無異於制式槍枝,但在罪責上卻適用低於制式槍砲之刑度,形成歹徒最青睞的犯罪工具。 本次主要修正「槍砲」定義,增加「制式或非制式」文字,將所有具殺傷力之各式槍砲,無分非制式與制式之別,只要會致人於死,其刑責均一致;同時修正「模擬槍」定義,將「打擊底火」要件,修正為「類似真槍之火藥式擊發機構裝置」,俾將「操作槍」納入「模擬槍」管制範疇,並提高相關罰鍰額度。 本次修法已將查禁範圍限縮於易改造成「火藥式」槍枝之模擬槍,警政署表示,已明確排除經濟部一〇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公告修訂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12775」所定義之「低動能遊戲用槍」,藉由壓縮氣體、壓縮CO2、機械彈簧、電池或前述組合所釋出動能以推動彈頭之低動能氣槍,並不影響生存遊戲業者及玩家之權益。 警政署強調,為落實維護原住民生活使用及文化傳統,政府自八十六年起,已開放原住民使用自製獵槍,迄今已逾23年。這次修法對於原住民現行依法擁有自製獵槍及其主要組成零件的權益,並未列入修法範圍,所以原住民自製獵槍的權益不會受到影響。另為使原住民使用自製獵槍更安全,以及相關管理更完善,將持續與原住民族委員會等相關機關共同開會研商,集思廣益,作為研修法令之參考,以保障原住民相關權益。 法案通過後,警政署仍將持續從源頭阻斷不法渠道,並配合強化檢肅黑槍力道,策訂專案同步掃蕩槍枝淨化治安、清查與列管改造槍械場所及約束與監控高風險擁槍份子,全面肅清非法槍械,遏制歹徒非法使用槍械犯案,以維護社會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