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報導:林雅惠 攝影:馬景平、施岳呈 圖片:中國時報系

新手奶爸 四十歲擁千萬 鎖定ETF賺幸福

被罵憨慢探錢

image
ETF達人 竹軒 年齡:40歲現職:專職奶爸、演講師學歷:德明商專財政稅務系 (現改制為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經歷:便利商店儲備幹部、餐廳外場等。
美國投資大師彼得林區曾說:「我小女兒剛滿7歲,但我幾乎不認識她。」這句話讓竹軒警惕自己不能因忙於投資,當個失職老爸。(翻攝自彼得林區臉書)
竹軒的投資以追蹤全球股市指數VT為主,其中,美股占5成以上。(翻攝自Google)
40歲的竹軒,靠著投資ETF累積千萬資產,與妻子有了女兒後,另設「旅遊基金」投資計畫,希望未來一家人到處玩。    (翻攝自「竹軒的理財筆記」臉書)
曾在便利商店當儲備幹部的竹軒,從消費者的購物行為,找出自己投資股票的標的。
擁有豐富投資經驗的竹軒,受輔仁大學的學生邀請,分享關於「被動投資」的觀念及心法。
竹軒在學時聽老師提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因此退伍後買進的第一張股票就是台積電,從一張36元抱到現在已漲至300元。
「賺回時間最重要!」是竹軒的投資座右銘,他十分看重與家人的相處時光。
竹軒將每月結餘存進美元戶頭,年底再一筆匯出海外帳戶,依自訂的ETF投資組合,預計55歲時資產可達3,000萬元。
由於喜歡巴菲特的投資理念,竹軒剛踏入ETF世界時,買進巴菲特的Brk.b公司(如下圖)股票。(翻攝自維基百科)
竹軒推薦 必讀聖經《綠角的基金8堂課》(綠角 著)《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安德魯哈藍 著)《你沒學到的巴菲特:股神默默在做的事》(闕又上 著)《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PG財經筆記 著)《漫步華爾街的10條投資金律》(墨基爾 著)(翻攝自「竹軒的理財筆記」臉書)

甫滿40歲的新手奶爸竹軒,原本是漂浮於股海的一葉扁舟,不時在臉書分享心得, 4年前他為了讓酸民閉嘴,意外轉進ETF(指數型基金),最後甚至賣股、賣房,拿出700萬元銀彈悉數投入,如今獲利約300萬元,「ETF投資最大的優勢,就是不用花很長的時間盯盤,讓我可以專心陪伴小孩,又能享受獲利帶來的幸福!」

外貌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的竹軒,圓圓的臉、配上蓬蓬的髮型,不笑時像居家宅男,笑起來則宛如鄰家男孩。其實,竹軒是個專職奶爸,女兒剛出生六個月,陪伴女兒長大,是竹軒現階段的目標,「六歲前是幼兒發展成長關鍵,我可不想和彼得林區(美國投資大師)一樣錯過了這無價的寶貴時間。」

生活選股 賺到經驗

竹軒不是富二代,也不是田僑仔,他之所以能夠當個專職奶爸,還能維持一家三口的生活開銷,甚至存下千萬元資產,就是靠投資,「促使我開始投資的動力是我爸爸,因為他總是在親友面前說我『憨慢探錢』(台語,不會賺錢),我就想如果我本業賺不多,何不用投資讓錢去賺錢?」 不過,竹軒絕非靠著內線消息賺波段,也不是殺進殺出賺股票價差,「我僅有一個投資策略,就是投資ETF!」 「我不是一開始就投入ETF,也一度在股海裡浮沉。」竹軒坦言,當年畢業後陸續做過便利商店儲備幹部、倉管、吉野家外場等,起薪從二萬多元到七萬元。 竹軒在便利商店打工的時候,看到客人訂了好幾箱「愛之味」番茄汁,就跑去買「愛之味」股票(1217);知道「頂新集團」引進速食麵品牌「康師傅」,且大部分委託「味全」代工,就決定買「味全」股票(1201);聽到人家說紙漿要上漲,就去買紙漿龍頭「中華紙漿」股票(1905),「這幾檔都是『生活選股』,雖然沒有賠錢,也沒有大賺,就當賺到投資經驗。」 回想起那段勇戰股海的歲月,竹軒說,「台積電」股票(2330)讓他賺最多,「我當時剛退伍,把身上所有的積蓄都拿去買台積電,一共買了四張,後來到便利商店工作,工作一忙就忘了這檔股票,等到我想起來的時候,台積電已經漲到上百元了。」 「我覺得自己真的是運氣好,祖上積德,買股票的時候想到之前在學校老師有提到『晶圓雙雄』、張忠謀的名字,所以我就押台積電,好在不是買聯電,不然現在資產就差很多。」竹軒笑說。

反擊酸民 深入研究

樂於分享的竹軒,後來在臉書分享投資心得,敘述買股票賺錢的經驗,網友卻不見得買帳,甚至還有酸民常常留言,攻擊竹軒的投資策略有漏洞,並提出像是ETF這樣「被動投資」的方式,才能夠同時兼顧時間與投資報酬。 竹軒不好意思地自爆,他的個性有點反骨,當時為證明對方是錯的,便上網找資料、跑到圖書館借書,硬是把台股開盤到當時的每年高低點、收盤價都抄下來,最後做成一張表,赫然發現台股年化報酬率有一三%,「也就是說,不用研究個股、只要跟著大盤指數做投資,一年就可以輕鬆賺到一三%。」 「舉例來說,投資人在一九六七年拿出三十萬元投資台股,不管大盤如何漲跌、全球經濟情勢如何變化,如果一直抱到二○一七年,就會變成八千八百多萬元;要是投資一百萬元,就會滾到一億三千多萬元。」竹軒進一步分析,二○○三年上市的元大寶來「台灣卓越50」(0050),年化報酬率至少有九%,若用「七二法則」計算,大約八年資產就會翻一倍,「就是假設當年投入一百萬元,現在至少會變成四百萬元。」 竹軒說的「七二法則」,主要是推估在已知年利率或年化報酬率的前提下,投資本金要經過幾年才能翻倍。其公式如下:七十二除以年利率或年化報酬率(R),得到的答案(T),就是本金經過T年就會翻倍。 原本想要說服網友「自己操盤很行」的竹軒,最後一頭轉進投資ETF的世界,二○一六年間,他賣了台積電以外的股票,甚至出售老婆名下的汐止房子,再加上多年的積蓄,前後拿出約七百萬元,全部梭哈進場拚搏ETF。 此外,竹軒更建立了一套「股債皆備」的投資組合,其中VT(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占了投資總額的七○%,Brk.b(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NDW(Vanguard全世界債券ETF和VNQ(Vanguard房地產ETF)各占投資總額的二○%及一○%。 「在我的投資配置中,僅有Brk.b是個股(股神巴菲特的公司),那是我剛從主動投資者變成被動投資者時所購買的,至今不再增加持股過,日後我打算全賣掉,換成VT。VNQ則是考量希望要有固定收益型,所以列入。」竹軒說。

投資時間 贏得財富

竹軒持有的ETF股票,都是Vanguard(美國先鋒集團)的金融商品,Vanguard是全球第二大基金公司。竹軒強調,Vanguard有做過統計研究,該公司建議投資人在五十五歲以前,股票在投資占比應要達到九○%,債券占比一○%即可,「所以基本上,我的投資配置短時間內不會調整,我只需要把每個月的收入扣掉家庭支出後的結餘,轉成美金,然後到了年底再一次匯到國外帳戶,投入ETF。」 二○一七年起,竹軒便不再上班,家中收入來自老婆薪水,還有南部一塊農地每年可收租金十萬元、停車位每月收租五百元,夫妻倆平日和爸媽一起住,花費也不大。 當年的七百萬元透過投資ETF,如今已成長到上千萬元,資產成長了五四%,股票年化報酬一二‧八%,就算今年第一季遇到崩盤,整體資產報酬還是有一二‧○二%。對此,竹軒強調,這個投資計畫是長長久久的,有錢就會持續投入,絕不會輕易中斷,「我依據年化報酬率估算,我五十五歲時,投資資產至少會來到三千萬元;六十四歲至少會達到四千萬元。對我而言,錢是用時間換來的,生命就是由一連串的時間所組成,所以錢可說是生命的量化,因此要做錢的主人,而非被錢所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