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報導:張雅淳 攝影:黃鵬杰 圖片:中國時報系、1

十大雙胞胎食物 拚營養

image
許多食物外觀宛如雙胞胎,營養價值卻大不同。其中,百頁豆腐雖然形似豆腐,其實內含高脂肪,油膩程度不輸爌肉。
坊間的豆腐種類繁多,其中,傳統豆腐的蛋白質較高,同時含有鈣質;一般超市的盒裝嫩豆腐雖然不含鈣質,卻擁有更多微量元素,有助於增進免疫力等。凍豆腐則是傳統豆腐的「變種」,自行開業的營養師程涵宇建議,民眾可自製凍豆腐,如要購買須注意內容物標示,別選澤添加物過多的凍豆腐。「百頁豆腐就不同了!與其說它是豆腐,其實更像爌肉!」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指出,百頁豆腐屬於加工食品(以大豆蛋白、澱粉、蛋白粉及油脂等成分製成),雖然含有蛋白質,但更多的是脂肪,建議將它視為肉類,「每100公克的百頁豆腐含有17公克脂肪,是傳統豆腐的近6倍,也相當於吃下100公克的豬小排。」
在眾多蛋類中,營養師程涵宇指出,含有不少蛋白質的雞蛋,脂肪和熱量最低,CP值最高;鵝蛋擁有豐富的維生素A、B12與鐵質,很適合蛋奶素者;鴨蛋雖然蛋白質含量最高,也有豐富的鈣、鎂,熱量卻也最高。此外,程涵宇提醒,鹹蛋的鈉含量是一般雞蛋的近16倍;皮蛋的鈉含量則是雞蛋的近5倍,「鹹蛋、皮蛋如果入菜取代鹽,還算能接受,但如果長期單吃可能會引發高血壓。」
針對外型相似的胚芽米與糙米,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說,雖然胚芽米富含纖維、植化素等,但糙米多了一層麩皮,擁有更多的維生素B群,營養價值較高。然而,糙米的熱量比白米更高,還好糙米屬於低「GI」(Glycemic Index升糖指數,指食物讓血糖上升的程度)食物,不容易累積脂肪。紫米與黑米的外型也十分相似,「紫米是黑糯米、黑米是鮮米,兩者完全不同。」張斯蘭說,若消化功能不佳,又吃太多紫米,恐引發身體不適。
牛番茄因為甜度較低,屬於蔬菜類,其他甜度較高的小番茄,卻是屬於水果類,民眾得要酌量食用。營養師程涵宇表示,聖女小番茄含有最多的胡蘿蔔素與維生素C,有助提升上呼吸道的抵抗力,並能舒緩支氣管炎和氣喘症狀,增強保護力對抗發炎。
現在正是「黃肉」的「小玉西瓜」盛產期,而黃肉西瓜和紅肉西瓜有何不同?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說,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植化素」(植物中所含的眾多化學成分,研究證實具防癌效果)不同,黃肉西瓜含玉米黃素,有助於視力保健,紅肉西瓜含茄紅素,具有抗氧化力。不過,西瓜鉀離子含量較高,雖然有助於降血壓,但不適合腎臟病患,「整體而言,西瓜屬於『高GI』水果,糖分很高,易刺激血糖上升,要酌量食用。」
在雙胞胎食物中,「體型」也會影響營養價值,大小黃瓜正是如此,營養師程涵宇表示,小黃瓜雖然體積迷你,但是鈣、鉀、纖維、胡蘿蔔素都勝過大黃瓜,「不過,若腎功能不佳就不可攝取過多的鉀,選擇大黃瓜比較適合。」
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表示,玉米筍屬於蔬菜類,含有較多纖維,長大後變成玉米,就成為澱粉類食物,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
火龍果的果肉分為紅色和白色,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紅肉火龍果含有花青素、鐵質較高;白肉火龍果的纖維略多一些,可憑各自喜好選擇。
柳橙的鈣、維生素C都高於柳丁,但由於屬於進口水果,因此售價會高於柳丁許多。
奇異果的果肉有綠色和黃色,綠色奇異果含有大量酵素可以幫助消化,適合大餐後食用,幫助腸道代謝;黃色奇異果的維生素C含量較高,適合平常壓力大的上班族,有助提振活力與心情。
說到雙胞胎食物,絕不能漏掉各種不同形式的麵條,許多家庭主婦認為,市場手工現做的麵條一定比較健康,事實上並非如此。消基會去年抽查傳統市場80件米麵類製品,發現有11件添加的防腐劑不合規定,不合格率達13%。「現做現賣的麵條,需注意現場擺放的溫度、時間,還有製造機器與環境是否乾淨。」營養師程涵宇建議,麵條買回家後,可留下一兩根麵條放置不煮,觀察是否會自然發霉,藉此判斷店家有無違法添加防腐劑。雖然相較之下,超市的乾燥麵條因為含水量較低,所以較能長時間保存,不過,購買時一定得注意內容物標示,以免吃進過多的添加物。程涵宇認為,依照自己的生活習慣選擇麵條就好,菜市場、超市賣的各有優缺點。
蔬果含有豐富纖維、植化素,但目前許多水果甜度愈來愈高,營養師提醒不可一口氣吃太多,以免糖分超標。

食物中有許多外型極為相似的「雙胞胎」,營養成分卻大不相同,本刊特別邀請營養師破解10大雙胞胎食物,其中百頁豆腐最恐怖,包藏在豆腐外觀下的竟是高脂肪,猶如爌肉般油膩!營養師表示,每種食物都含有營養素,只是含量多寡不同,多元攝取搭配「不吃加工品」的原則,才能獲得最完整的營養,吃進滿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