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報導:胡華勝 攝影:攝影組 圖片:中國時報系設計:美編組 編

電梯龍頭永大 面臨下市風暴

堂兄弟內戰揭密

image
永大機電 台灣電梯一哥成立年分:1966年 創辦人:許雲霞董事長:許作名   資本額:41.08億元主要業務:電梯設計、製造、安裝及保養
永大是國內電梯品牌龍頭,原由創辦人許雲霞長子許作立接班,許雲霞在33年前請姪子許作名入永大上班,如今許作立丟失經營權。
圖中北捷市政府站的手扶梯也是永大產品。
永大因為績效好,吸引不少同業及投資公司關注,寶佳於二○一八年入股成為大股東。圖為永大位於復興北路的總公司大樓。
日立與永大一直有密切合作,看好永大經營表現,如今計劃「完全收購」,圖為台灣日立電梯董事長金原慶武。
寶佳集團副董事長林家宏在與許作名
合作下,透過旗下的「和築建設」投資持有永大16.28%股份。
備註:截至2020年10月31日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永大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去年參加越南國際特展。
總統府內的電梯,採用的是永大的產品。
電梯一哥攻陸開枝散葉公司	永大電梯設備(中國)有限公司	四川永大電梯設備有限公司	天津永大電梯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吉億電機有限公司	上海永大電梯安裝維修有限公司實收資本額(億元)	15.67 	7.36	9.07 	5.23 	0.9519
今年8月,永大在上海舉辦的「2020全球電梯產業峰會」展出自家產品。(永大提供)
1993年永大進入大陸市場,最好成績曾打入市場前十大電梯公司,圖為永大大陸員工教育訓練情況。
永大獨董陳世洋去年發動突襲召開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事會,搶下3席董事與2席獨董,讓許作名當上董事長。
許作名在2018年進入永大董事會後,時任董事長許瑞鈞專程飛往上海,主持許作名回任永大電梯(中國)人事布達,不到1年,許作名就坐上董座大位。(圖業者提供)
在2019年股東臨時大會上,永大員工抗議市場禿鷹企圖吃下公司。
日立原本就是永大創始股東之一,去年公告以每股60元收購永大後,就一路吃到過半,計劃全部收購後讓永大下市。    永大 歷年營收表現	2020前三季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108.3	137.2	148.6	167.5	195.8	231	238.8	199.1	2.39	2.3	1.6	2.76	3.8	4.53	4.95	4.19

上市公司台灣電梯一哥「永大機電」(1507)邁向第五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在桃園廠舉行台灣第八萬台出貨儀式,成為業界銷量第一,然而,纏鬥千日的經營權之爭卻未畫下休止符。 年近八十的前董座許作立從父親許雲霞手中接下永大,當年許雲霞心疼姪子許作名沒有工作,找他來永大上班。三年多前,許作名卻和本土企業「寶佳集團」合作,打算搶下永大經營權,去年更成功當上董座,許作立黯然退位。面對堂弟突襲,許作立和日商老夥伴「日立」合作,如今日立持股過半,最快明年元月可召開股東臨時會,改選董事,以達「完全收購、下市永大」的目標。

永大機電(永大)的經營權之爭,源自堂兄許作立與堂弟許作名的「內戰」。三年多前,許作名引薦「寶佳集團」(寶佳)進入永大後,許作立找來日本「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日立)助陣,目前許作名為現任董事長,寶佳是當權派的大股東。 十月十五日,日立公告持股由四○.五二%增加到五○.八八%(十月底達五一‧一九%),戰況有了新進展。據悉,日立最快將在明年元月召開股東臨時會,重新改選董監事會,終極目標是「完全收購、下市永大」;也就是說,去年逆襲拿下經營權的許作名和寶佳,恐將面臨失去經營權的困境。

前進大陸 堂弟出頭天

其實,這場堂兄弟搶攻經營權大戰的結局,早在許作名及寶佳入永大時就埋下伏筆。一位擁有近四十年資歷的永大老主管透露,當年時任永大董事長許作立得知許作名引進寶佳,打算搶奪永大經營權後,不僅壓力大也心生倦怠,「所以許董(許作立)幫他(許作名)找來日立這個好對手。」 為了不讓堂弟及寶佳搶走父親所創的事業,許作立後來不僅賣光手中持股,還與兒子完全退出,寧可將永大這個家業,交給家大業大的日立永續經營。另一名永大老主管則指出,許作立之所以豁出去找上日立,「一是對堂弟許作名的痛心,二是無財力也沒心力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經營權難題。」 本刊調查,外界雖然幾乎都以為永大經營權之爭是一場「兄弟鬩牆風暴」,然而事實上,這完全是一場「堂弟的逆襲」。 永大在一九六六年由許作立的父親許雲霞創立,是從研發設計到製造銷售「一條龍」的電梯製造商,為台灣首間上市的電梯公司,不僅以二五%的市占率搶下第一,維修保固也穩居龍頭,去年營收一百三十七億元,其中六成六來自大陸。 許雲霞退休後,許作立接班。「老老闆(許雲霞)找了姪子許作名來永大上班;他和其他員工一樣,都是領薪水,但因為是自家親戚,就多給了一些話語權。」一名知情人士說。 一九九三年,永大開始前進大陸,許作名在一九九年自告奮勇領軍,打下一片天,業績一路飛漲,一度打入大陸前十大的電梯公司。「當時肯去大陸的員工,薪水不止漲兩倍,職位也升一級,一趟只需待兩年,就是沒有人要外調。」許作名去了大陸後掛名副總,「他的企圖心很強,認為『去了就不要回來』,因為到大陸的前半年適應期,搞不清楚狀況;回台前待在大陸的最後半年,心就會開始浮動,不會積極做事。」一名永大老主管回憶。

外力金援 撼動董事會

二○一五年中,許作名調回台灣,兩年後就離開永大,他當時對外宣稱是「主動退休」,但該名老主管說,「大陸出了些狀況,老董(許作立)才請他(許作名)走路。」 就在這場羅生門仍在商界延燒之際,二○一八年永大召開股東會前夕,公司派驚覺「市場有人大舉收一萬五千張委託書」,趕緊調查竟意外發現是許作名以○.五二%的個人持股及「瑞城豪投資公司」的三.八九%持股,加上寶佳十億元的金援,透過市場三大委託書業者和二家法人機構,大舉收購永大的委託書。 許作名的突襲,驚動了時任董事長許作立。許作立眼見自家悉心照顧多年的小堂弟,如今竟挾外力入侵家業,還被外界誤以為是「(堂弟)不爽堂哥掌權」、 「兄弟鬩牆」,急著想舉辦記者會釐清但被勸阻,「大家擔心會演變成堂兄弟惡言相向,模糊焦點。」該老主管透露,「哪來的經營權之爭?公司根本不是許作名的,他只是員工而已!」 為了力挽狂瀾,個人持股四.二七%的許作立,轉而找來持股一一.七%的日立助陣,總算擋下市場派攻勢。「寶佳知道無法拿下永大後,退而求其次,搶下一席獨董,打算伺機而動。」一名知情人士表示。最後公司派拿下四席董事、二席獨董,許作立退下,由兒子許瑞鈞接董事長;市場派則是搶到二席董事、一席獨董,許作名成功重返永大。

動作太慢 玩輸市場派

日立加入永大經營權大戰後,二○一八年十月隨即宣布公開收購永大股權,並在隔年二月正式啟動,預計豪砸七十四億元收購二八%股權,總持股躍升至三九.七%,成為永大最大股東,沒想到不久後再遭到市場派的逆襲。 據悉,市場派靠著獨立董事陳世洋發動攻勢,二○一九年四月十八日召開永大股東臨時會,並改選董事會。當時在日立收購股數不及、委託書不足的情況下,公司派拿下三席董事及一席獨董,市場派則搶下三席董事與二席獨董,許作名被推選為董事長,許作立及兒子許瑞鈞無奈退位。 「日立有約四○%股權,為什麼玩輸寶佳?就是不會玩,拿一手好牌,卻打一手爛牌。」該名永大老主管直言,「日立『太正規』、動作太慢,先跟大陸政府談完,再跟台灣政府談,都談好了才開始動,反應時間就慢了。」 話雖如此,日立面對寶佳等市場派突襲成功,卻沒就此認輸。據查,日立除了在今年三月至九月間,砸下二.四億元購買四千多張永大股票;今年七月間,日本日立更通過對台灣日立的四十億元增資案,十月十五日公告一共斥資近三十一億元,取得四萬兩千多張永大股票,股權一舉站上五○.八八%,取得完全過半的優勢。 本刊調查,日立前後投資永大百億銀彈,只為了「完全收購後下市」這個目標。該名永大老主管說,「永大一直是很賺錢的公司,日立可能仿效台灣另一間電梯日商『三菱』,維持外商身分不要上市,只要賺錢就好了。」「持股超過五○%,照道理說不會輸,沒有理由在這個時候退縮,只是要看他(日立)會不會玩,千萬不要陰溝裡翻船,重點在配票要配得好。」 據悉,當年除了日立,永大股東的「OTIS」(美國奧的斯電梯公司)及瑞士「迅達電梯公司」,都有意成為許作立的盟友,掌握永大的經營權,許作立最後選擇日立這位「老夥伴」。 一名永大退休老員工說,永大成立時,日立就是持股二○%的大股東,以技術合作方式在台灣產製電梯,永大曾經辦理增資,日立當時沒有跟進,股權稀釋剩下一○%,不過雙方關係都還不錯,「永大赴大陸後,計劃用自己的技術成立品牌,日立認為此舉會壓縮到技術授權收益而不悅,彼此關係才漸漸疏遠。」

雙方共識 績效擺第一

知情人士表示,許作名去年成功以持股少數拿下經營權後,日立以大股東身分提出「財務部門由日立這方人員進駐」等數項要求,許作名連一項都沒答應,雙方之間已經沒有信任感,「日立最快極有可能在明年一月召開股東臨時會,並進行董事會改選,趁機換掉許作名。」 此外,該知情人士從「資金」角度分析後認為,「寶佳錢多,但也沒有日立多!」他表示,寶佳集團副董事長林家宏操盤的三百億投資規模,已投資許多案子,每個案子能分多少?絕不可能像日立一樣拿出一百億元。「最好的局勢是兩邊坐下來談,寶佳要的並非經營權,而是經營績效,這一點與日立看重永大是會賺錢的公司,如出一轍。」 面對日立來勢洶洶,許作名等當權派該如何應變?一位熟悉公司經營權的法界人士表示,「當權派可以透過私募方式增加持股,稀釋對手股權,但此方法須經股東會特別決議,而就目前持股來看,當權派只有約二成,對手卻有約五成,雙方落差不小,私募成局難度頗高。」 永大董事長許作名向本刊表示,三年前離開永大,「因許作立董事長用人不當、戰略錯誤,導致業績大幅滑落,不知為何而戰才選擇退休。」後因寶佳認為許作名在大陸打拚有輝煌成績,探詢許作名意願後,才展開重整發展永大計畫,而日立的公開收購價從六十元調到六十五元,再調高到七十二元,就是對這兩年新團隊業績的肯定。 寶佳則回應,「原始團隊放棄經營前,公司虧損嚴重,最後他們應是賣給日立,所以無經營權之爭。日本人遲早會拿 一○○%、下市永大,在他們的公開說明書上有白紙黑字,但賺的錢會匯回日本,使台日貿易逆差增加,還會裁員,這都會傷害台灣,而我們新團隊進來兩年之後,永大員工還加薪了五%,沒有半個台灣人受傷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