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報導:朱晨寧 攝影:宋岱融 圖片:中國時報系、讀者提供設計:

跨界文創一條龍年滾七億

板金大王

image
郭治華 板金大王出生年 1970年現職 志鋼金屬總經理   台灣金屬創意館董事長學歷 台北科技大學機械設計博士   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班EMBA   東方設計大學文化創意設計博士班
志鋼台南總部入口有一尊「變形金剛」,相當壯觀。
美國麥當勞「得來速」的點餐機及後台設備,多由志鋼生產。(示意圖)
郭治華等4名台南高工同學,加上2位好友,在1995年合資千萬元創立志鋼。(郭治華提供)
在不鏽鋼面板玻璃載具領域市占率超過五成的志鋼,囊括日韓及台灣大廠客戶。(郭治華提供)
替警察局代工製造的「警察金剛」,頗具紀念價值。
經過機械手臂(下圖)的剪切、彎曲,不到3分鐘就做出一架迷你飛機(上圖)。
每位工程師各司其職,同時開三個廠生產上百位客戶的訂單。    志鋼金屬創立年份:1995年創辦人:洪啟川、郭治華、王長文、蔡宗明、方宗義、簡淑娟去年營收:約7億元員工數:288人官網:www.ck-metal.com.tw/ckc/
「少量多元化」是志鋼的主軸之一,像是工程師正在製造的機殼,訂單僅有三件。
擅長設計的郭治華,在念完文創博士後,常和團隊一同發想小產品。箭頭處為與「萬國通路創意觀光工廠」合作推出的行李箱存錢筒。
結合台南印象的金屬舞獅,上頭有前總統馬英九來訪時留下的簽名。
台南新市車站的白蓮霧裝置藝術由志鋼製作,夜晚更能看出金屬細緻的質感。(郭治華提供)
志鋼代工生產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吃角子老虎機,平均每3年更換一批機台,就有新訂單應運而生。(123RF)
台灣金屬創意館內有專人進行導覽,讓學生對板金製作有初步的認識。
郭治華希望員工提升價值,除了鼓勵考證照,也舉辦讀書會讓大家分享心得。(郭治華提供)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美國麥當勞「得來速」為此擴增機台,向台廠下了4個貨櫃的急單。這間台廠,正是在台南成軍25年的「志鋼金屬」,不但有台積電等科技大廠客戶,還是群創等面板大廠倚重的「不鏽鋼面板玻璃載具」(裝載面板玻璃的不鏽鋼器具)一哥。 有趣的是,志鋼金屬由總經理郭治華與3名台南高工板金科同窗,以及2位好友共同創辦。從建材板金做到科技板金的他說:「我們志在鋼鐵,所有決策一定要經過全員同意。」6人齊心,讓一度被倒帳800萬元的志鋼金屬,如今營收突破7億元,朝上市櫃大步邁進。

在全球海運「一櫃難求」之際,日前位於台南市永康工業區的「志鋼金屬」(志鋼),剛出完四個貨櫃。起因於全美確診新冠人數突破二千六百萬例,民眾不敢內用餐點,美國麥當勞「得來速」急需點餐機、連線到製作端的機台。志鋼才忙完一波,又著手為美國星巴克的點餐機打樣。

新形象 觀光工廠吸學生

台灣有四千家板金業者,營業額多半在億元以下,但一九九五年成立的志鋼,卻能做到年營收近七億元、外銷占一半,連台積電、台達電、群創、友達等大廠都找上門,在台灣不鏽鋼面板玻璃載具市場占比超過五成,可說是板金業的「隱型冠軍」。 跟著志鋼總經理、「台灣金屬創意館」董事長郭治華的腳步,本刊記者走進志鋼台南總部,入口處有一尊二層樓高的「變形金剛」迎客,一樓是全台唯一的板金觀光工廠台灣金屬創意館,也是台灣高職板金科學生朝聖之地,工廠裡裡外外散布著金屬製成的造景及趣味小物,儼然是座文創園區,毫無板金工廠給人的「黑手」印象。 郭治華邊走邊解釋,「板金」即是金屬薄板(通常六公釐以內),經過剪切、彎曲、成型、銲接、組立及塗裝等加工。「大家以為工廠都髒亂又悶熱,但我們有中央空調,而且垃圾不落地,非常乾淨!」 「從一開始租廠房,到現在擁有三間廠房,志鋼不見得是板金業第一名,但在精密度和多元性上,我們獨佔鰲頭!」郭治華話還沒說完,一旁要價二千萬元的全自動機械手臂,已依照設計圖在三分鐘內製作出一台迷你飛機,充滿童趣。 五十一歲的郭治華,生於台南安平漁村,「我父母都是作業員,覺得要學會一技之長,家裡也只能供應我念技職,我肯努力,還參加全國比賽。」後來,他半工半讀念完台北科技大學,進入民間企業工作。 「半年後,我考上中科院『IDF經國號戰鬥機』的板金工程師,我跟老師說,想離開私人企業到中科院上班,但老師分析,當公務員從進去到退休,能賺多少錢都算得出來。聽完後,我覺得創業比較有未來,最後便放棄去中科院報到。」一九九五年,二十五歲的郭治華在台南高工板金科同窗的邀約下,四名同學及兩名好友決定一塊創業。 郭治華拿出積蓄及跟會籌資,加上妻子、即當時的女友拿出三十萬元,湊足一百多萬元,六人募資千萬元,以「志在鋼鐵」為名成立志鋼。由發起人洪啟川擔任董事長,郭治華擔任總經理,王長文擔任設計部副總經理,而蔡宗明為專任股東。 志鋼甫開業時,台南一間電梯廠商找上門,下單要做電梯包廂、觸控面板及兩片門,一腳踏入建材板金業。「一開始全公司只有六個人,每天在機台前切割金屬片到半夜,賺的錢還比以前領的薪水低,到第三年才有獲利,我記得第一筆紅利有二十五萬元,之後每年都有賺錢。」郭治華說。 不過,創業頭幾年,志鋼曾遇到客戶跳票、貨款遲延,甚至被倒帳七、 八百萬元,郭治華等人決定不再有單就接,且只選大廠,對於現金付款的廠商,給予折扣優惠來爭取訂單。 二○○八年金融海嘯襲來,讓志鋼經營陷入困境,「廠商轉向大陸購買比較划算,一下子訂單都沒了,只要製造量超過五百片以上,我們的價格就沒有優勢。」郭治華一籌莫展之際,沒想到竟有貴客上門。

近南科 主動出擊找訂單

「當年,台積電到南部科學園區(南科)駐廠,尋找路程十五分鐘內的供應商,主動請志鋼製造員工的置物櫃。」郭治華笑著說:「台積電要將置物櫃依部門區分顏色,需要鏡面、不易沾灰塵的不鏽鋼材質,市面上買不到,就委託我們生產。」 這筆生意挑戰很大,因為志鋼要從原本較低階、不到百萬元的機具,一步跨入較高階、超過上千萬元的設備和技術,等於「被迫轉型」;對此,六名創辦人都同意轉型,志鋼與台積電一路合作,從置物櫃做到衣架、垃圾桶,甚至是用於晶圓代工的機電板金。郭治華透露,「股東們討論事情時,一定要全票通過,才能著手施行。」 台積電讓志鋼士氣大振,化被動為主動,全力打入科技圈,二○○九年開始參加電子展與機械展,只要廠商來南科設廠,便主動出擊,詢問有無需求,因此接到台達電、群創、友達的訂單,切入不鏽鋼面板玻璃載具產品,就連日本、韓國面板大廠也成為客戶。 「台灣生產的玻璃面板,都得送到大陸去切割,需要承載面板的不鏽鋼載具,大廠都找我們做,才讓市占率飆高。因為早期載具專利都在日本廠商手裡,除了設計和製造,還要幫客戶研究迴避設計(避免侵權)、申請發明專利;而且載具偶爾會被工具機撞壞,加上維修費用,一筆訂單可以賺兩次。」郭治華說。 為了打國際盃,郭治華從兩方面著手,「有國際證照才能讓客戶放心,所以我們陸續通過ISO9001、14000及13485認證。另外志鋼沒有『作業員』,一進來就是『工程師』,採分級制度,取得證照就加薪升等;還與崑山科技大學合作MBA在職專班,讓主管進修,並定期舉辦讀書會和小學堂,大家一起精進。」 郭治華不僅就讀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班EMBA,更拿下東方設計大學文化創意設計博士學位;就連二百八十八位志鋼員工,也有超過半數取得「金屬成形」證照,比例高居台灣板金廠之冠。

客製化 助設計大獲好評

如今,志鋼除了機電板金,還陸續拿到醫療板金(病床、臍帶血保存桶)、遊樂板金(遊戲機外殼)訂單,不只做金屬加工,更提供印刷、塗裝、組立及配電等「一次購足服務」(One Stop Shopping)。三個廠房同時生產數百位客戶的貨品,靠著製程數位化控管,電腦一查就知道進度。 對於與志鋼的合作,萬國通路創意觀光工廠行銷團隊表示,「志鋼除了設計,還能規劃成本及定價,不但提供差異化服務,商品還多樣且配色豐富,大受好評。」 「二○二○年疫情讓外銷少了十%,營業額近七億元,比前年少五%,但毛利還是有提升。」郭治華無奈之下,只好辭退近五十名臨時工,改由正職員工加班來應付,但他語帶自信地說:「數位化和機器人化的腳步不會停,公司也計劃上市櫃,希望事業更加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