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報導:朱晨寧 攝影:王永泰 圖片:碩陽電機提供設計:吳盈瑩 

釣出新商機 輔具馬達一哥 搶下全球龍頭拚上市

image
在董事長林明昌領軍下,碩陽針對馬達的風切部分調整結構設計,改善了輔具轉彎時普遍都有的轟轟聲,進而做到世界第一。 碩陽電機掌門人 學歷:中原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系學士、企管所碩士、工業與系統工程系博士班就讀中 經歷:東元電機廠長特助、雷城工業協理、東元精電經理 現職:碩陽電機董事長
輔具馬 達一哥 碩陽電機    創立年份:2002年 創辦人:林明昌等8人
員工數:約200人    年營收:6.1億元
銷售範圍:韓國、歐盟等50國
許多電動代步車等輔具產品,都採用了碩陽的馬達。(翻攝自康而富時尚輔具臉書)
工廠內每位員工都專心地工作著,圖為員工幫馬達鎖上螺絲。
碩陽的大型馬達,應用在無人搬運車或電動掃地機上。
身為家中長子,林明昌兒時要照顧弟弟,還要幫忙父母下田耕種。圖為幼年的林明昌與母親。
2002年起,碩陽經常到國外參展,讓各國客戶看見台灣製造的實力。圖為2019年研發經理林國錦赴韓參展。
林明昌每年都會舉辦運動會(圖)及露營等員工活動,凝聚團隊感情。
2018年,碩陽獲得「國家磐石獎」的肯定,由時任副總統陳建仁頒獎。
(左1)林明昌    林明昌畢業於中原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系,打下日後創立電機公司的基本功。
馬達的好壞,左右著搬運車的功率及便利性,是搬運車最重要的零件。 (翻攝自伍氏科技臉書)
碩陽的新工廠在今年2月動土,預計明年完工啟用。
碩陽位於江蘇無錫的工廠(圖)所生產的馬達,主要提供給大陸客戶使用,但重要零組件仍由台灣運過去。
電樞是馬達的關鍵零組件,碩陽會在上面打編號,可以知道出廠日期及負責烘乾的烤爐。
和經濟部合作的電動掃地機,是碩陽未來要擴大的營運範圍之一。圖為該電動掃地機3D立體圖。

當台灣科技大廠瘋進電動車之際,桃園一間不起眼的「碩陽電機」,靠著傳動系統的關鍵技術,搶下全球電動輪椅、電動代步車等行動輔具馬達的4成市占率。 寫下這頁傳奇的主人翁是54歲的林明昌,當年他和7名股東創業時,一開始產品還遭客戶打槍,後來竟靠著釣魚想出馬達降噪原理,順利打進海外市場,如今年營收飆破6億元,預計明年上櫃,「下一步,我們要進軍技術門檻更高的車用馬達!」

走進位於桃園市中壢區的碩陽電機(碩陽),立刻聽到此起彼落的「咔、咔」機械聲,生產線的員工聚精會神地組裝著馬達及零組件。在台灣的行動輔具市場,碩陽馬達占了九成,同時搶下全球市場的四成,已是世界第一。 據國際市調組織Allied Market Research報告顯示,二○一八年全球行動輔具市場約六十九.二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千九百四十億元),估計二○二六年將成長到一百一十五.四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千二百三十億元)。 「行動不便者能靠電動輔具滿足代步需求,近五年來,銷量以每年二成以上的速度成長。」「今年我們和經濟部合作開發小型電動掃街車,預計明年底交貨,另外AGV(無人搬運車)也得到韓國三星、LG的訂單,預估今年業績可望成長六○%。」碩陽董事長林明昌透露,為了擴大產量,二月底甫斥資二億元興建新廠,預計二○二二年完工。

農家子弟 棄醫從工

碩陽的馬達傳奇,要從十九年前說起,當時在碩陽八十坪的簡陋鐵皮工廠,除了林明昌,只有三位股東和兩個員工一起工作。 林明昌為嘉義朴子農家子弟,身為長子的他,雖然要照顧三個弟弟,還要下田幫忙,書卻照樣念得好,尤其是數理,他原本想當醫生,但覺得創業更能改善家計,因此大學選擇工業與系統工程系,學習如何連結上下游和系統化的分析整合。 一九九三年退伍後,林明昌隨即被國際手機大廠摩托羅拉(Motorola)生產部錄取,月薪四萬五千元,但他沒去上班,改去東元電機擔任廠長特助,「我大四時規劃三十六歲創業,所以二十六歲退伍後,就打算工作要找特助類的職缺,培養能獨當一面的本事。」他接著感恩地說:「當時的廠長吳基忠告訴我,任何事要廠長解決就是缺失,他要我負責改善問題,每天開八個會,我才進去半年就要替全廠員工打考績,壓力大到每天早上都不想上班。」在吳基忠的嚴格要求下,林明昌很快地獨當一面,順利縮短五○%的產品交件期,同時降低三○%的成本。 不過,吳基忠高升後,新廠長只願讓林明昌送公文,因此林明昌在一九九六年選擇離開,進入製造沖床周邊設備的「雷城工業」擔任協理。 三年內,林明昌就將雷城工業的營業規模從八千萬元做到一.七億元,淨利增加三倍。「那是間家族企業,老闆擔心兒子無法承接,不想擴大規模。」由於無法全面施展,一九九九年林明昌重回東元電機旗下的東元精電,負責製造馬達。他從品保經理做起,協助業務、售後服務、生產管理及改善國外部,才剛解決不少問題,就收到一紙調派令,通知他去大陸上班。 由於家人都在台灣,林明昌萌生辭意,加上他設定的創業年紀也快到了,和三位研發同事、四間協力廠商聊過後,八人決定湊足四百萬元,於二○○二年成立碩陽,由林明昌主掌,「除了一位在草創半年時退股,剩下的股東現在都有上億身家。」他滿意又驕傲地說。

赴美參展 打敗德廠

林明昌透露,碩陽剛起步時,只接到五萬元的小訂單,後來台灣前五大電動輔具商之一的「台灣維順工業」(維順),因供應商品質與交期有問題,臨時向碩陽下了一萬台馬達訂單,「沒想到首次出貨的三百台全被退貨,(維順)總經理何永河給了『你們做的和別人一樣,這樣我不如選原來的供應商』的解釋,這一記當頭棒喝,我決定和研發同事商量,如何讓產品更好。」 多日苦思不出改善之道的林明昌,有天找研發經理林國錦一起去釣魚,「沒想到林國錦從魚上勾時,拉扯釣線的共振原理得到啟發,針對風切的部分調整馬達結構設計,讓電動輔具在轉彎時不再發出『轟轟』的噪音。」碩陽後來推出的降噪新馬達,不但讓維順相當滿意,雙方還一起到美國參展而驚豔海外,大批訂單陸續湧入。 「我們讓一家以色列廠商買單,幾年後,對方原本的德國供應商還跑來我們的攤位抗議,說我們搶走他們的訂單!」林明昌回憶。 碩陽創業第二年,營收從第一年的八百八十五萬元,暴衝到逾六千八百萬元。「第四年開始,我們營業額就破億元,二○二○年雖然受疫情影響,年營收少了一○%,但仍有六.一億元。」林明昌說。

老天作弄 產品出包

不過,向來以良品自居的碩陽,五年前卻慘遭投訴。「客戶反應,馬達中的關鍵元件『電樞』(傳送交流電的電機部件)不良,我們重新檢視,才發現原來是當年中壢冷到下雪,冷風從排煙管灌進廠內的設備,讓原本應該自然冷卻的電樞變成急速冷卻,導致一○%的不良率。」林明昌餘悸猶存地說。 面對這場創業以來最大的危機,林明昌趕緊派出六位工程師,飛到四個國家協助測試及回收,「一共花了三十五天、一千五百萬元,我幾乎都沒睡,日夜和不同時區的同事聯繫。還好客戶覺得我們很負責,隔年訂單增加,業績還成長一倍。」林明昌事後立刻改進設備,並在每顆電樞打上專屬編號,加強品管。 對於材料品質及外觀,林明昌也有所要求,「例如使用的鋁,若不是ADC12等級(一種適合壓鑄的鋁合金),成品會有裂痕,看起來髒髒的;銅線也採用最高的H級。」他還緊盯原物料價格變化,簽下長期契約,並大量購買必要的原物料,以量制價,控制成本。 碩陽的客戶中,專門生產電動代步車等輔具的「伍氏科技」高副總表示,碩陽的服務效率快,開發速度也快,相當符合市場需求;以「時尚輔具」打出名號的「龍熒公司」李總經理則大讚,在輪椅代步機的傳動系統上,其他廠商跟不上碩陽。 其實,早在創業第三年,林明昌就做好「四十年規畫」,目前除了馬達事業部,碩陽還跨足無人搬運機,同時正在開發電動掃街車等特殊車輛,「我們有二十名研發人員,占公司人數的一三%,每年研發費用超過二千萬元。」他接著豪氣地說:「下一步,我們要進軍技術門檻更高的車用馬達!」 「我聘請從國瑞汽車(日本豐田汽車在台製造廠)退休的同學來當顧問,導入『精實管理』,師法豐田汽車的生產系統,以減少庫存及浪費為目標,明年新廠就會完工,公司預計明年十月上櫃,二○三一年達到年營收三十二億元不是問題!」未來已在林明昌的運籌帷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