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報導:林榮芳 圖片:中國時報系、台商提供繪圖:繪圖組

緬甸政變 台商跪求小英別攪局

大廠30億投資案泡湯

image
緬甸軍方認定去年底議會選舉舞弊,因此扣押總統溫敏和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並宣布實施為期1年的緊急狀態。目前已有逾700名緬甸人民遭射殺,在緬甸的300家台商企業如坐針氈,要顧及生命,還要煩惱營運。
總統蔡英文五年前喊出「新南向政策」,花了二百五十億元推動,但在緬甸政變、台商面臨危險時,無法提供實質保護。
蘭達雅工業區多家陸資企業於3月14日遭示威者縱火,許多廠房付之一炬,部分台廠也遭殃。
寶成國際執行長蔡佩君去年被爆大砍四萬多名員工,今年緬甸廠區又因政變停工,所幸該公司在緬甸的產能不多,影響不大。
知名運動鞋品牌adidas在緬甸的兩家代工廠昌億鞋業及寶成國際,目前皆因安全考量暫停生產作業。
緬甸台資企業以成衣廠居多,每個廠能容納數百至千人作業,廠內非常悶熱。
昌億鞋業母公司為台中的「來億興業」,是緬甸最大的外商投資者之一。圖為駐緬甸代表李朝成去年拜訪緬甸昌億鞋業。(翻攝自駐緬代表處官網)
3月16日,台資企業Winco Bag不明原因遭縱火,目前已立案走法律途徑,並申請保險理賠。(翻攝自THE GLOBAL NEW LIGHT OF MYANMAR官網)
蘭達雅工業區有不少沒身分證的移工與貧民戶,在三不管地帶的河道上搭建茅屋居住,生活水平不高,且容易滋事。
實踐大學講師程俊在家鄉仰光投資飲料店,裝潢好後,受疫情影響無法開幕,如今又因政變未歇,決定認賠出場。
國泰世華銀行仰光分行今年1月8日正式開業,不到1個月即遭逢當地政變。
位於仰光的「Core Pacific Parami」住商混合大樓,為中石化海外土地開發首案,並由中華工程執行營建管理,原預計去年第二季開賣,受疫情影響延宕至去年底,如今又碰上緬甸政變。
仰光市中心通往蘭達雅工業區的重要道路,被示威民眾堆滿廢棄物,欲阻擋軍方車輛通行。
歐盟27個成員國的外交部長,2月22日在比利時召開會議討論,針對緬甸軍方發動政變一事施壓,並扣住部分的發展援助。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於3月29日宣布,美國貿易代表署將暫停「貿易和投資框架協議」下美國與緬甸所有的貿易往來,直到緬甸恢復民選政府執政。
前陣子才和製鞋業者聚會的台灣製鞋工業同業公會祕書長賴奇見表示:「大家都說,只能靜觀其變,不然還能怎麼辦?」
緬甸有8成人口是佛教徒,因疫情關閉的信仰中心仰光大金寺,近期再度開放,被視為是軍方粉飾太平的作為。
為避免示威者攻擊,緬甸台商總會協助台資企業在廠外懸掛台灣及緬甸國旗,並用緬文寫上『我們是台資企業』。
擔心緬甸有更大規模的抗爭活動影響生產及進出貨,不少廠家已盡可能將後續訂單轉往其他國家生產。圖為某台廠先前正常生產狀態。
立委賴士葆砲轟,小英政府力推新南向政策,在緊要關頭卻無法提供台商實質保護。
台商歷險記年份	地點	事件2014年	越南	越南軍方阻止大陸在南海設置深水油氣田鑽井平台,雙方船隻在海上對峙,引發越南民眾大規模排華,並演變成對外資企業的暴力攻擊,約200家台商受波及。2013年	泰國	發生長達數月的反政府示威,次年5月更演變成軍事政變,導致外商對泰投資採觀望態度,並將訂單移轉至其他東協國家。2011年	大陸	強制施行5險1金勞工保險制,並嚴格要求外商繳納社保費用,而台資陸廠多為勞力密集的生產線,不堪經營成本增加,因此大批出走至東南亞。1998年	印尼	發生「黑色五月暴動」,光是首都雅加達就有5,000多家華人工廠、店舖與住宅被燒毀;遭強暴的華人婦女數量難以統計,近1,200名華人被屠殺。資料整理:林榮芳
2014年越南排華運動砸毀不少台廠(圖),所幸抗爭很快落幕。此次緬甸政變,部分台商悲觀地推測恐要5年才能平息。

當疫情趨緩,全球經濟喜迎復甦之際,在緬甸的300多家台商卻因2月1日開始的軍事政變未歇,依然處於險境。經濟部公布,僅寶成國際及昌億鞋業2間製鞋大廠停工,然本刊調查,一家名為「Winco Bag」(永高製袋)的高爾夫球袋工廠已付之一炬,另有2家全球大型製鞋廠淪為重災戶,近30億元的投資案泡湯。 緬甸台商組織統計,約2成台廠生產線處於停工狀態。「一下斷電一下斷網,大家仍死撐等待戰火平息。」緬甸台商無奈透露:「最怕銀行落井下石抽銀根!」小英政府花250億元推「新南向政策」有何幫助?受訪台商多「無感」,甚至巴望「當大陸緬甸邊防吃緊時,台灣執政者別來攪局!」

緬甸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與便宜的勞動成本,自二○一一年開放後,吸引全球外資搶進投資。然這個欣欣向榮的佛教國度,二○二一年二月一日變天,軍方以選舉舞弊為由掀起政變,扣押總統溫敏和國務資政翁山蘇姬,拿下政權,引來民眾示威抗議,軍方鎮壓並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 這場政變中,示威者質疑軍方有大陸支持,三月十四日群起攻擊「蘭達雅」及「雪碧達」兩大工業區的大陸企業,台廠也遭波及。「多名騎機車的示威者衝入蘭達雅工業區,帶著棍棒、汽油桶進入工廠鬧事、縱火,還聚集了超過二千名示威者攔堵,不讓消防人員及器材進入滅火,不少人趁火打劫機器設備。」一名緬甸台商向本刊記者描述現場,當天光是蘭達雅工業區就有二十二人死亡。

兩大鞋廠 暫時停工

根據統計,約三十五家工廠毀損,估計財產損失逾三千六百萬美元(約新台幣十億元)。「疫情才剛緩和,訂單恢復過往水準,又碰上政變。」這位台商一口氣嘆了又嘆。儘管示威者攻擊對象以陸資企業為主,但仍有少數台商遭波及。 在蘭達雅的運動鞋品牌adidas代工廠商「昌億鞋業」,警衛室與四輛公務車遭毀損,現已停工;adidas另一間在雪碧達的代工廠「寶成國際」,雖未直接遭攻擊,但為員工安全起見,目前也暫時停工。 對此,寶成國際旗下寶成工業發言人何明坤表示,鞋類製造業務占寶成國際二○二○年度合併營收約五六%,另外四四%來自運動用品零售及品牌代理業務。該公司目前緬甸廠區、設備及人員均安,「訂單則視情況,由本公司在越南或印尼的廠區支援。緬甸、柬埔寨及孟加拉等三個廠區,鞋類生產出貨量占二○二○年總生產出貨量僅約四%,因此緬甸廠區雖暫停生產,對整體營運影響有限。」 此外,本刊調查,一間名為「Winco Bag Industrial Corporation Limited(永高製袋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爾夫球袋工廠,在三月十六日的示威中付之一炬,是台商裡受災最嚴重的企業。 一名不願具名的台商更指出:「這次受政變影響的,還有兩家國際大型製鞋廠,他們為了在緬甸搭建完整的生產線及供應鏈,與多個中小企業台商揪團開發工業用地,全案總投資金額近三十億元,如今泡湯,虧損金額尚在評估中。」

非法工人 趁亂滋事

目前軍政府已對蘭達雅與雪碧達等六個工業區進行戒嚴,「蘭達雅是緬甸最大城市仰光的最大工業區,台商也最多,同時聚集很多沒身分證、來自鄉下的非法工人,他們沒錢租房,隨處搭茅草屋,甚至在水溝上搭房,生活水平不高,在工廠停工沒收入的情況下,更容易滋事。」一名台商解釋。另一名台幹則說:「為求自保,有的(台商)乾脆送禮給附近派出所、軍人,請他們多『關照』。」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一九五二年至二○一九年,台商對緬甸投資共三十九件,總金額約二.五億美元(依目前匯率約新台幣七十億元)。近年投資成長快速,單在二○一九年即有九件,總金額近五千萬美元(約新台幣十四億元)。但依緬甸台商總會估算,在緬甸的台資企業約三百家,台商台幹約一千人,投資金額共逾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二百八十億元),為官方統計的四倍,主因在於不少台商是以第三國公司名義前往緬甸投資,也可能是跨國合資,難以計算。

成本增加 轉移產線

投資緬甸的台商以中小企業居多,大型企業則有寶成國際、宏全國際、世紀鋼構、大成長城、中華工程、新光保全及玉山、國泰世華、兆豐等銀行。緬甸台商總會指出,目前在緬甸工廠的生產線,約有二成停工。 緬甸台商總會祕書長楊仲青表示:「停工有幾個原因,包括工業區狀態是否穩定、有沒有充足人力與進出口問題等。很多外來就業人口在政變後陸續離開仰光,或是區域危險性高,大家不願意出門,工廠就會選擇停工。」 一名擁有近三千名員工的工廠台幹告訴本刊記者:「政變後,不少緬籍勞工請假要去參加抗議,也有住宿舍的外地員工吵著要回鄉,一群人包車就走了,住在廠外的則是看情勢決定來不來上班。」工廠只好提高日薪,人力才陸續從二百多人回流到約八百人。 「大多數台商考量將訂單分散其他國家代工,目前策略是著重手工的生產留在人力成本低的緬甸,其他考慮外包或乾脆不接單。」一位紡織業台商表示。 在仰光市中心剛落成「Core Pacific Parami 」大樓案的中華工程發言人程安慈則透露,已將台灣員工撤回,緬籍同仁持續聘用,但必須每天報平安。 國泰世華及兆豐銀行的緬甸分行今年初才開業,就遭逢政變。國泰世華銀行表示,為確保員工安全,仰光分行目前採最低人力營運模式,目前當地員工有二十人,機動調整上班時間,若有較大型抗議活動,員工就在家工作。 一名業者表示:「雖然廠房沒有被波及,但所有費用都變高,大家都是受災戶。」在台灣實踐大學任教的緬甸華僑程俊,去年在家鄉仰光市區投資飲料店,才裝潢好就碰上疫情而延期開幕,「租金白付了一年,今年好不容易準備開幕,又碰上政變,只好忍痛放棄近百萬元的裝潢費用,不再續約。」

未來擴廠 轉往印尼

緬甸政局動盪下,除了自保,台灣製鞋工業同業公會祕書長賴奇見點出,台商最怕的是「貿易制裁」及銀行「抽銀根」。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已在三月二十九日宣布,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將暫停二○一三年「貿易和投資框架協議」(TIFA)下美國與緬甸的所有貿易往來。 「沒有優惠關稅,等同禁止緬甸商品進入美國,訂單能移到別的國家生產,但投資下去的廠房與土地成本怎麼辦?現在比較大的品牌都已要求把訂單撤離緬甸,只剩對歐盟還能出貨,若連歐盟也制裁,那就麻煩大了!」賴奇見說:「台灣鞋廠雖多是四、五十年的老廠,底子深厚,但突然被抽銀根,也會造成經營問題。」 「大家都想再等等看,認為一年內會恢復正常。」一位台商說,台商現在是「被迫堅強」,因為身家財產全重壓在緬甸,撤資等同宣告失敗,有可能先對在台的行政人員進行裁員,「撐下去才有可能敗部復活!」 賴奇見觀察,現在雖尚未出現撤資潮,但台商未來擴廠可能轉往印尼中爪哇和印度,少部分回到大陸,因為越南、柬埔寨已飽和。何不回台灣?「想都不敢想。」他說,台灣沒有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出口關稅比別人高,加上多數年輕人不願意做工人,「大家都想回家,誰想到處奔波,但在台灣確實就是做不起來。」

懸掛國旗 自求多福

被問到需要我方政府提供什麼樣的協助?尤其總統蔡英文五年前喊出「新南向政策」,花了二百五十億元推動。一名台商直言:「台灣政府在緬甸著墨不多,危急時刻,與其打給駐台單位,不如買通邊關逃到泰國。」更有台商吐槽:「是台商帶著新南向政策,而非政策引領台商向前。」 立委曾銘宗表示,新南向政策從貿易量來講是失敗,蔡政府推行新南向,是希望降低對大陸的依賴,但過去歷年台灣對大陸出口占比約四一%,去年卻提高到四三.八%,創歷史新高,對新南向國家出口占比反而從一八%降到一六%以下,顯見新南向政策執行效果不彰。 立委賴士葆也說:「政府推新南向政策,讓大家暴露在風險下,從以前越南排華到現在緬甸政變,對於台商的保護都束手無策,嘴巴講一堆,什麼都沒做,只一味要大家掛國旗,台商只能自求多福。」 而今,緬甸政變情勢持續惡化,軍方鎮壓示威活動已造成逾七百人喪生,近期更傳聞大陸解放軍已在陸緬邊界集結待命,可能隨時進行軍事行動,美國國務院也下令,非必要人員盡速撤離緬甸。一名台商私下吐露心聲,「緬甸自己有兩個勢力,現又加上大陸,如果台灣再來攪局,台商會更難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