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報導:陳大智 攝影:張文玠、黃威彬 圖片:中國時報系 繪圖:

東廠再現促轉會濫權內幕

究責打政敵

image
促轉會主委楊翠和副主委葉虹靈推動「加害者處置法案」,引發「東廠復辟」的聯想,外界預料國民黨首當其衝。
總統蔡英文積極推動「轉型正義」,但也遭批以正義之名搞鬥爭。
楊翠4月宣示促轉會將再延任一年,令在野黨和親綠學者不滿。
2020年11月,促轉會(右圖)出動大批人馬,到國民黨黨史館調查先總統蔣中正批簽的政治檔案。
國民黨籍新北市長侯友宜聲望居高不下,被民進黨視為總統級「假想敵」。
除垢法 劍指侯友宜2018年9月28日,時任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遭爆,在一場內部會議中指稱當時參選新北市長的侯友宜是「轉型正義最惡劣例子」、「如果沒有操作(侯友宜),很可惜!」意圖推動《除垢法》追究其在威權統治時期的責任,甚至自詡促轉會為「東廠」,要求同仁聯絡綠委配合打擊侯友宜。時任促轉會副研究員吳佩蓉對此不以為然,化身「吹哨者」向外界釋出音檔文字,促轉會的轉型正義招牌自此蒙上黑影,重創民進黨形象。除垢法為歐洲國家推動轉型正義時常用的人事清查手段,藉此排除共產黨員在民主轉型後的新政府擔任職務,或是訴究該人士過往的「特定行為」,對象有文官、軍人、司法人員和祕密警察等。諸如德國、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亞等國,皆經歷程度不一的「除垢」過程。
民進黨為促進轉型正義,逐步拆除全國蔣公銅像。圖為2021年3月矗立於基隆火車站前近70年的蔣公銅像,被基隆市政府拆得「身首異處」。    拆蔣公像
促轉會直驅國立政治大學查封國民黨相關黨史資料,遭批「新威權」入侵校園。    封存黨史
「吹哨者」吳佩蓉爆料,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自稱「東廠」,意圖以不正當手段鬥倒侯友宜。
2020年促轉會提出「林義雄宅血案調查報告」,但未有突破性發現,懸案依舊。    重查血案
閣揆蘇貞昌招攬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楊翠任官,被視作促轉會的正當性基礎。

總統蔡英文上台後,將「轉型正義」視為執政磐石之一,2018年5月順勢成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展開相關工作。然而,不到4個月時間就爆出「東廠事件」,促轉會打擊政敵的形跡敗露,招致輿論一片撻伐。 今年4月,促轉會不僅欲「再延壽」1年,並自攬「究責工程」,就連同黨人士都看不下去,抨擊該會行事不周,恐將重招東廠之譏。值此同時,傳出促轉會主委楊翠有意求去,這枚政壇不定炸彈將隨時引爆。

原訂今年五月三十日任期屆滿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卻在四月十二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將向行政院報請再延任一年,更預計推動「加害者處置法案」,並在五月提出「任務推動及調查成果報告」,引發各界譁然。 根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促轉條例)第二條規範,促轉會有「四大可規劃和推動」的任務,包括「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以及「不當黨產處理及運用」等其他相關事項,但究責加害者並不涵蓋其中。

不甩立院 掀政治風暴

一名綠營人士向本刊記者透露,外界將重點聚焦在延任議題上,卻忽略促轉會欲「自賦」究責的功能,這才是蓄積政治風暴的「低壓中心」。促轉會未來朝處置加害者的方向運作,卻未事先跟黨政高層溝通,「突然召開記者會,殺得府院措手不及,但礙於轉型正義是(民進)黨的招牌,府院確實啞巴吃黃蓮。」 「促轉會自知『究責』必須經過修法或立法,但卻從未向民進黨立委進行說明。要完成加害者處置法案沒那麼簡單,藍綠勢必大戰一場,促轉會那群蛋頭有問過老柯(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的意思?簡直把立法院當橡皮圖章!」該人士憂心,促轉會這項舉動恐再度撩起「東廠」爭議,衝擊明年地方大選。 二○一八年五月八日,立法院審查通過促轉會委員名單,由黃煌雄和張天欽出任正副主委,楊翠、葉虹靈和彭仁郁為專任委員,另有四名兼任委員。同年九月,促轉會爆出「東廠事件」,張天欽等人密謀仿傚東歐共產國家轉型正義經驗,推動《除垢法》追究威權時期檢警調等「加害者」責任,頭號戰犯鎖定當時參選新北市長的侯友宜。 東廠事件掀起排山倒海的負評,主委黃煌雄辭職負責,由楊翠暫代職務;二○二○年,行政院長蘇貞昌簽核促轉會延任到二○二一年五月,並提名楊翠和葉虹靈擔任正副主委,獲立法院同意通過。據促轉條例第十一條規定,促轉會應於二年內提出「總結報告」後解散;二年內未能完成者,得報請行政院長延長之,每次以一年為限。

閣揆撐腰 架空司法權

今年二月底,適逢立法院新會期開議,親綠團體「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真促會)開了第一槍,公開反對促轉會再延任。本土陣營學者意外分裂,蘇貞昌三月時選擇力挺楊翠,稱促轉會任務不可能二、 三年就完成,示意支持「再延任」,但他也要求「延續任務從規劃到執行,都要更充實。」 豈料,促轉會這塊招牌就像一只「魔戒」,讓人性暗黑和貪婪的一面顯露無遺,竟欲提出加害者處置法案。對此,台灣師範大學政治所教授曲兆祥分析,行政機關只能在法律授權下做行政處罰,且要讓受處罰人有申訴管道,究責則比較偏向司法權,這是兩個不同系統,絕不能混為一談,促轉會必須說清楚。 「促轉會就算在法律層面合乎延任規定,還是會破壞任期制的精神。」曲兆祥認為,一套政治制度如果有設計任期,那一定是有功能或政治等層面的考量,若同批人一再延任,並不符合任期制的基本原理。他也指出,促轉會若有工作沒做完或將展延,需經過立法院檢視其延任合理性,更應思考是否重新改選正副主委,「不然未來可以說工作沒做完,再要求延任,那不是瞎扯淡嗎?」 對於曲兆祥諍言,一名促轉會內部人士透露,楊翠早有意辭官,時間點可能落在五月交出階段性報告時,府院高層有勸留,而會內工作目前已由葉虹靈一派把持,人事鬥爭頻傳。 四十二歲的葉虹靈曾任真促會執行長、社會民主黨祕書長和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小組諮詢委員,她被民進黨吸收的時間點,其實比社民黨前召集人、現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范雲還要早。「未來若沒意外,會由葉虹靈主刀究責加害者。」該促轉會內部人士認為,促轉會委員上任時經立法院人事同意權程序,延任也應由立法院再次行使同意權,這攸關該機關的正當性。 根據本刊調查,促轉會內有四個工作小組,包括「還原歷史真相組」、「威權象徵處理組」、「平復司法不法組」和「重建社會信任組」。除了還原歷史真相組的工作頗有斬獲,其他三個小組竟是去年十二月、今年一月才開始規劃下階段工作方向。

拖延報告 假正義之名

促轉會四月十二日記者會表明再延任意願後,真促會緊接著砲轟質疑,報請延任的要件是「未完成總結報告」,原本已將近完成的總結報告,在記者會上居然隻字未提,總結報告究竟是否已經撰寫完成,還是寫好了卻不提出? 一位立院人士指出,促轉會去年出版《林義雄宅血案調查報告》、《陳文成案調查報告》、《威權統治時期校園與社會監控研究報告》和《台大哲學系事件研究報告》等,「前兩件重大案件沒有明顯突破,做這麼爛難道不用負起政治責任,正副主委不用辭職嗎?」 該人士甚至認為,促轉會遲遲不繳交總結報告,卻揚言五月底將提交另一份「任務推動及調查成果報告」,或是突然冒出「究責加害者」等說法,都是想要再延任的藉口,「內部有人染上官癮,戒不掉了。」 本刊調查,促轉會成立至今約三年,投入預算約四億五千萬元。其中今年度總預算中,促轉會只有五個月任期,共編列六千四百多萬元,但人事費等一般行政費用編列三千六百多萬元,竟占了過半預算。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向本刊表示,如果民進黨認為轉型正義永遠做不完,應該修法將促轉會納入《行政院組織法》中的常態機關,而非只是臨時性組織;去年預算審查時,楊翠即允諾做到今年五月,怎麼會到現在仍寫不出總結報告,然後一延再延,「分明是假轉型正義之名,行鬥爭之實,促轉會才是最不正義的機關。」 去年十月二十六日,促轉會曾赴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報告,新會期藍綠召委葉毓蘭和黃世杰仍未要求楊翠等人至立法院備詢。東廠這枚炸彈何時引爆,外界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