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報導:李蕙璇、魏鑫陽 攝影:王永泰、馬景平 繪圖:繪圖組 設

ETF下半年挖寶戰略

投信追捧電動車題材

image
國泰、富邦、中信與永豐4家投信今年狂推電動車、半導體、科技主題式股票型ETF,市場反應也相當捧場,申購率之高讓投信得追加募集籌碼。
5G、電動車、AR、VR等尖端科技推高半導體需求,促使半導體產業展開超級循環周期。
上市不到1個月的國泰智能電動車ETF(00893),不受疫情影響,交出追加募集195億元的成績,基金經理人游凱卉分析,電動車浪潮讓人難以抵擋。
中信投信業務部部長陳正華分析,市值型、高股息型、科技主題型、ESG型等ETF產品,各能滿足不同風險偏好、投資需求者。 (中信提供)
2021年新成立ETF規模與淨值變動證券代碼	ETF名稱	成立以來績效	規模(億元)00882	中信中國高股息	-5.05%	176.6500886	永豐美國科技	16.15%	11.0200887	永豐中國科技50大	7.80%	6.8700888	永豐台灣ESG	1.73%	47.3300891	中信關鍵半導體	6.00%	85.1800892	富邦台灣半導體	6.47% 	69.3600893	國泰智能電動車	-6.07% 	184.12資料來源:CMoney,截至2021/07/27
未來智慧電網、車聯網等自駕車科技產業正夯,也成為募集ETF熱門題材。
每年新車市場銷量約8千多萬輛,業界預估2022年起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及車載鏡頭等出貨量將有所增加。
永豐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林永祥認為,追蹤陸股的ETF預期走到十月的報酬率不會太差。(永豐金提供)
指數股票型ETF成為投資顯學,吸引許多退休族上課學習,連大學財務金融系學生也開始學紙上配置規劃。
大陸新能源電池大廠寧德時代(CATL)發布鈉離子電池,掀起「成本更低、更安全」的劃時代電池革命。    (翻攝自電車匯網站)(翻攝自新華社)
台積電股價逼近600元大關,許多零股族、小資族搶進ETF,成為台積電股東。(台積電提供)
投資達人陳彥文提醒,選購ETF同樣要多了解成分股的持股比率,務必分散風險。(翻攝自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臉書)
2021年電動車科技ETF成分股ETF名稱	追蹤指數	前3大持分股00886永豐美國科技	NYSE FactSet U.S.Tech Breakthrough Index	谷歌 4.20%輝達 4.10%微軟 3.89%00887永豐中國科技50大	中証科技50指數	寧德時代 10.08%恆瑞醫藥 8.30%邁瑞醫療 6.20%00888永豐台灣ESG	富時台灣ESG優質指數	台積電 24.10%聯電 19.12%友達 9.40%00891中信關鍵半導體	ICE 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	台積電 19.93%聯發科 18.83%聯電 7.74%00892富邦台灣半導體	ICE FactSet台灣核心半導體	台積電 23.73%環球晶 6.73%瑞昱 5.91%00893國泰智能電動車	ICE FactSet 全球智能電動車指數	輝達 17.57%特斯拉 12.69%蔚來汽車 7.07%恩智浦半導體 7.07%00895富邦未來車	MSCI ACWI IMI 精選未來車30指數	特斯拉 19.61%台積電 18.84%輝達 18.60%資料來源:各投信官網

台股飆上萬八、美股三大指數創新高的同時,主題式股票型ETF基金也大爆募集潮,不但上半年上架12檔,下半年至少還有6檔暖身等著進場,遠遠超過去年的7檔。本刊盤點,小資族、退休族及股市菜雞們買爆的ETF,正是證交所月前公布投資人最愛的市值型、高股息型、科技主題型和ESG型,其中又以具有電動車、5G和半導體等成分股的ETF最夯。面對宛如大軍壓境的各式ETF,投資達人陳彥文提醒,「(ETF)若重押一家企業,就會違反風險分散原則!」

在台股被當沖客炒爆之際,電動車、5G、半導體類股漲翻天,望「價」興嘆的謹慎投資人,轉而熱捧ETF,甚至買到今年新上市的ETF「大缺貨」!

台股顯學 規模飆破七千億

掛牌上市不到一個月的國泰智能電動車ETF(00893),由於申請籌碼不足暫停申購,七月二十七日重新開放募集一百九十五億元,也就是追加發行一百三十萬張。加上原先的一百三十五億元規模,顯見投資人買單的熱度。該檔ETF經理人游凱卉表示,「今年六月中首次募集時,正逢疫情升溫,沒想到線上申購迴響很大,可見在各國政府力挺電動車下,傳統車商紛紛跟進,民眾也想跟上電動車普及化的大成長趨勢。」 同日,富邦未來車ETF(00895)、中信小資高價三○ETF(00894)也開始募集。隔天,成立半年的中信恒生中國高股息ETF(00882),從掛牌八十多億元的規模,成長至今已逾一百五十多億元,申報追加募集也生效。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今年上半年共成立十二檔ETF,中國信託投信以四檔居冠,永豐投信有三檔、富邦投信與凱基投信則各兩檔、國泰投信有一檔。然而,ETF的募集潮卻方興未艾,下半年至少有六檔新募集的ETF,包括中國信託投信、永豐投信和富邦投信等,都將持續推出智能車供應鏈、綠能等相關題材的ETF。 據統計,國內外股票型ETF受益人數一百三 十萬人,比去年成長八十萬人,基金規模已逾六千多億元,預計今年底將衝破七千億元大關,ETF成為台股投資顯學,大軍氣勢難以撼動。 國內投信爭相募集ETF,攸關去年十月的盤中零股交易政策上路。台股大盤指數當時從一萬二千點一路走高,上周衝上萬八,零股交易量成長六倍,零股交易前十大排名不乏一張動輒二、 三十萬元到八、 九十萬元的高價股,例如台積電、 聯發科和「航海王」、「鋼鐵人」等。

科技主題 異軍突起勝算大

「小資族的投資意願日益增長,卻面臨台股愈來愈貴的困境。」中國信託投信業務部長陳正華分析,「因此當能夠解決資金受限、無法擁有完整配置困擾的ETF上市時,便會受到市場注目。」看準小資族渴望擁抱高價股的需求,中國信託投信七月推出中信小資高價三○ETF(00894),打出首檔聚焦高價股、零股熱門標的基金,納入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等平均股價高逾七百元的高價股,其中台積電占比最高,達二○.八%。 從證交所六月公布投資人最愛的定期定額ETF來看,依序是市值型、高股息型、科技主題型與ESG型。ESG是「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英文縮寫,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在二○○四年首次提出ESG的概念,被視為評估一間企業經營的指標。 高股息型對於退休族相當具有吸引力。今年一月,中國信託投信推出的中信恒生中國高股息ETF基金(00882),是國內首檔陸股配息型ETF,七月十六日剛完成首次除息,每單位配息金額○.六八元,配息率約四.四%。 「高股息商品是市場的長青樹,市值型是ETF中『基本盤』,但大盤目前在歷史相對高點,上攻空間有限,此時科技主題型產品『異軍突起』的機率才比較大。」陳正華說。

百家爭鳴 電動車題材火紅

國泰智能電動車ETF(00893)經理人游凱卉表示,該檔ETF追蹤三十檔成分股,涵蓋電動車上中下游產業鏈,除了美國特斯拉、中國電動車「三劍客」(蔚來NIO、小鵬Xpeng、理想汽車Li Auto)等,還有電池製造商LG化學、 三星SDI和松下電器等。 富邦未來車ETF(00895)擬任經理人蔡宗勲則指出,該檔ETF以「未來智慧電網、車聯網、自駕晶片、新能源發展(固態電池、氫能車)與電池回收技術」為主,自駕車相關科技產業占比四五.六二%,個股以美國特斯拉一九.六一%的占比最高,台積電居次占一八、八四%,美股輝達(Nvidia)占一八.六○%,位居第三。 永豐投信則在今年初搶推了三檔科技概念ETF──永豐美國科技(00886)、永豐中國科技五○大(00887)和永豐台灣ESG(00888),「(三檔ETF)都參與全球電動車題材,分散風險,不單押同一產業。」永豐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林永祥強調。 林永祥進一步表示,永豐美國科技ETF(00886)的個股投資上限為四%,標的涵蓋雲端運算、電動車、科技巨擘(FAANG)、創新醫療等,前十大持股分別為谷歌、輝達、微軟、臉書、蘋果、亞馬遜、莫德納等。至七月二十七日,交出報酬率一六.一五%的成績單,暫時領先其他同類產品。

分散投資 雞蛋不放一籃子

永豐中國科技五○大ETF(00887)則聚焦「中國十四五計劃」(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可說是中國版那斯達克,篩選滬深(上海、深圳)市值最大的五十間科技與生技公司,最能反映中國科技股整體表現。」林永祥說,該檔ETF的第一大持股,正是七月起向美國特斯拉供應鋰電池的車用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占比達一○.○八%。 三十多歲的零售業者文森,今年剛入手國泰台灣ESG永續高股息ETF (00878),「我看中該檔ETF幾乎都是高配息成分股,計劃定期定額存股。」任職金融業的凱特,過去從未買過股票,今年也買進每半年就配息的國泰台灣5G+ETF(00881)和國泰智能電動車ETF(00893),「5G和電動車的浪潮已至,我想跟著趨勢做波段差價,這兩檔的成分股都是一時之選的產業龍頭。」 面對國內五花八門的ETF,綽號「麥克風」的投資達人陳彥文建議,「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要分散投資,不要把雞蛋通通擺在同一個籃子裡面。」他舉例,「台積電是一家好公司,但如果自己買的ETF都有台積電,或像元大台灣五○(0050)的台積電占比近五成,就要思考是否過度集中同一家、同一類,我個人就不偏好獨押一家或同一類。」 「ETF成分股中,某一個股比重過高,感覺重押一家企業,就不是我的分散風險原則。」不過,陳彥文強調,台股電子業占比重,新手可以從這類主題ETF的成分股,深入認識產業供應鏈,進而挑選自己覺得看得到未來的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