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記者龔俊榮/綜合報導

為何陸物價比美高?美掌定價權

image
北京一間古色古香的星巴克。(中新社資料照片)

儘管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跌到1字頭,惟剛結束十一長假,不少消費者卻明顯感受到物價壓力,甚至有人反映同樣的商品,在大陸與美國則有明顯的價差,特別是大陸可支配收入明明比美國低10倍,而在大陸的物價感覺比在美國貴很多。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2019年公布數據,大陸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萬8228元人民幣,也就是4103美元。同時,2019年5月,美國公布了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萬4386美元。雙方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近10倍。

最近有人比較了中美兩國的物價,發現美國的同類產品比大陸便宜,有的甚至更便宜。例如,在月收入4000美元的美國,一杯星巴克咖啡只需要1.99美元,一磅里脊肉2.99美元,0.99美元可以買到8包泡麵;反觀大陸呢?大陸月收入4000元(人民幣,下同),一杯星巴克咖啡要32元,一斤豬裡脊肉要24元,0.99元連上公廁的資格都沒有。

不少人都很好奇,明明美國收入比大陸高出許多,相對上物價卻比大陸便宜。根據分析,最大的關鍵在於,全球商品的定價權由美元說了算,擁有絕對的發言權。其次是,美國擁有現代化農業與完善的補貼系統,可以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專家認為,美國也擁有完善的交通輸系統,多數高速公路並不收費。因此,物流成本相對降低。另外,美國油價也比大陸便宜很多。

美國通膨率向來不高,多數維持在2%左右浮動。美國首先進口了大量的消費品,壓低了物價,然後又進口了大量廉價的工業用初級產品,這也降低了生產成本。事實上,進口價格下降對美國CPI下降貢獻了約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