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美元 非洲企業擁抱人民幣

從肯亞到奈及利亞,非洲貿易商正悄然將目光從美元轉向人民幣。近日《南華早報》刊文指出,隨著地緣局勢升溫,越來越多的非洲貿易商正在減少對美元的依賴,轉而構建起非正式的人民幣支付系統與中國進行貿易。
在肯亞首都奈洛比的伊斯特利商業中心,貿易商們已建立一套以人民幣為基礎的民間結算體系。
許多奈洛比商家在廣州、義烏等中國採購中心選購產品回國銷售。他們先以肯亞本幣支付,之後由物流公司進行兌換,並代為向中國賣家支付人民幣,之後物流公司再將貨物運送到奈洛比。
《南華早報》分析稱,儘管人民幣目前在全球貿易中占比仍遠低於美元,但在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與美元「武器化」風險日益凸顯背景下,越來越多國家尋求以本國貨幣或人民幣替代美元進行結算。
在奈及利亞,這一趨勢亦十分明顯。作為中國在非洲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和最大工程承包市場,2024年奈及利亞自中國進口商品總額達1374億元人民幣,出口額為217億元人民幣。中奈的貨幣合作亦不斷深化,早在2018年,中奈已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後於2024年12月續簽三年,規模為150億元人民幣/32800億奈拉。
奈及利亞《先鋒報》援引消息指出,雙方還計畫簽署關於數位人民幣的協議,允許奈拉與人民幣直接兌換。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近期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第四季, 超過6成的非洲受訪企業已展開人民幣跨境結算,逾半數企業以人民幣進行外匯交易。北京睿納新國際政策分析師指出,人民幣在肯亞和奈及利亞的非正式貿易結算模式,有望在整個非洲拓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