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4月CPI年減0.1% 續通縮風險

大陸國家統計局10日公告,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幅0.1%,減幅與上月持平,前4月平均CPI也較比上年同期衰退0.1%;4月全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年減2.7%,減幅較上月增加0.2個百分點,且連續兩個月擴大。專家看待後市,認為CPI有望溫和回升,但PPI持續下行壓力偏大。
從4月單月表現來看,CPI由降轉漲,漲幅高於季節性水準0.2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則略有下降。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主因是4月國際油價大跌,成品油價格年減幅由上月衰退6.1%擴大至11.1%,成為拖累4月CPI重要因素。
具體看待4月的CPI表現,與上月比較由衰退0.4%轉為上漲0.1%。其中,城市上漲0.2%,農村持平;食品價格上漲0.2%,非食品價格上漲0.1%;消費品價格持平,服務價格上漲0.3%。
大陸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雖然國際輸入性因素對部分行業價格產生一定下拉影響,但大陸經濟基礎穩、韌性強,部分領域價格呈現積極變化。
董莉娟指出,例如促消費和設備更新等政策顯效,部分消費品、裝備製造產品價格回升,像是家用洗衣機價格降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食品製造業、新能源乘用車價格也都收窄0.2個百分點。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引述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 4月PPI年減幅擴大至2.7%,主要是關稅政策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迅速下行,導致國內相關行業價格下降。展望後市,他認為CPI有望溫和回升,但PPI下行壓力偏大。
王青也表示,後期工業品價格走勢主要取決於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政策效果,其中以房市支持政策影響最大。接下來要重點關注美國與其他國家關稅談判、中美經貿對話的進展,會對國際大宗商品走勢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