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郭羽倫/台北報導

遠離政治 國安法改寫香港日常

image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7日舉辦「港版國安法實施五週年對港人生活的衝擊與反思」座談會,邀集多位港台學者探討該法對香港社會各層面的影響。(郭羽倫攝)

 《香港國安法》實施屆滿五年。期間,香港經歷法治以及新聞生態改變、公民社會弱化等變化。中華港澳之友協會7日舉辦「港版國安法實施五週年對港人生活的衝擊與反思」座談會,邀集多位港台學者探討該法對香港社會各層面的影響。

 會議主持人、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洪耀南指出,《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出現從街道、校園到法庭等方面的結構性重塑。他解釋說,國安法並未讓人更安全,反令民眾更安靜、更小心,因為不知道哪個觀點會逾越界線,從而形成一種彈性恐懼。其次,經濟層面出現信心下滑與外資撤離,香港正逐步被納入國家資本主義的治理架構,另外則是司法體系產生「法律外的法律」,特設法庭與特選法官逐步改寫法治概念。

 台灣香港研究學會理事長陳健民指出,《香港國安法》與後續的《維護國安條例》實施後,港府開始清除體制內反對派,壓縮言論空間。在此背景下,港人對生活與政治的態度也出現轉變。他說,2020年後40萬移居海外的港人多是支持民主的中產階級,隨著這些人的離開,加上當前監控加強與「黃藍比例」趨於平均的情況下,港人逐漸出現遠離政治的調適現象。

 文化大學助理教授蕭督圜提出類似觀察。他指出,近年來港媒自我審查現象加劇,許多曾具代表性的獨立媒體如《立場新聞》、《蘋果日報》相繼停運。經濟層面上,他表示香港雖未完全失去金融中心地位,但國際形象與功能已轉變,港交所轉而吸引中國企業上市,特別是中概股回歸潮。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副會長的香港青年羅子維指出,自2022年起,香港的大學全面推行國安課程,中小學亦依據教育局課綱新增國安教育內容。許多修讀相關科系的青年若想報考公職,亦被要求具備相關國安證照。另外,香港青年在面臨內地新移民的競爭時,一些企業普遍相信內地移民較懂政治紅線,更易融入國安環境,因此傾向優先錄用具內地背景者,從而對香港青年的發展空間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