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房市復甦 豪宅中古屋成交增

大陸房地產市場在今年上半年持續釋放「止跌回穩」信號;其中中古屋市場在剛性住房需求帶動下交易持續熱絡。中指研究院資料顯示,諸如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中古屋交易量同比增幅在20%至30%。專家直言,購買中古屋幾乎已成常態,有些重點省分甚至中古屋交易量已超過新成屋。
此外,大陸克而瑞7日發布報告顯示,監測重點30個城市上半年,總價千萬(人民幣,下同)以上高級住宅成交則年增18.76%,指出無論新房、中古屋的成交規模也都較2024年上半年幾乎全線上漲。
大陸《證券日報》報導,根據大陸住建部調研結果,上半年全大陸新成屋和中古屋交易總量同比增長,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穩定態勢。中古屋交易占比逐步提高,已成房地產市場呈現新特點。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以及杭州、成都等重點二線城市的中古屋成交保持較高活躍度,其中深圳同比增長超30%,北京、上海、廣州同比增幅在20%左右;成都、杭州、蘇州、廈門中古屋成交同比增長均超10%。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隨著供求關係的重大變化,房地產市場進入存量時代,特別是重點省分,中古屋交易量已經超過新成屋交易,「剛需群體轉向購置中古屋已成為常態。」
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分析稱,目前北京市場剛需群體普遍通過購買中古屋解決居住問題,2025年前5個月,500萬元以下中古屋成交占比超6成。
曹晶晶表明,下調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頭期款比例等政策顯著降低購屋成本,助力市場逐步修復。李宇嘉也稱,中古屋價格的調整以及購屋門檻和成本的降低,使大量剛需群體具備「上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