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填海造路的陳鳴錚
2025年7月758號《傳記文學》憶母校 兵工工程學院

去年(民國一一三年)十月六日很榮幸地邀請到「馬尾海校眷屬們」到龍潭的名人堂聚會,一行二十人,年齡最長的是高齡九十三的馬阿姨(航七俞信夫人),長輩們多半於民國三十八年間,隨海軍來台,曆莉姊(陳鳴錚將軍長女)、尤彬(陳鳴錚將軍次子、本文第二作者、服務於電子業)送了我幾本書籍,包含《懷念我們最親愛的爸爸》、《陳鳴錚先生百歲專集》、《大道之行》、《福州通志》、《風雨中山艦》等,展示了陳伯伯對國家的貢獻;席間大家回顧往事,彼此交流,渡過了美好的時光;俞明(航七俞信長子)有心訂做了一面「馬尾海校眷屬會」橫幅,期盼下次再聚!
三週後(十月二十九日) 曆莉姊弟二人就邀了大家(十二人)到宜蘭舉辦兩天一夜的「馬尾海校眷屬會」,過程中,她拿了二袋陳伯伯的保存的文物,給我過目,我拿了半袋海軍方面的寶貴資料回家研讀,包含《海俊通訊》、海軍白色恐怖事件相關文件、重慶號軍艦與靈甫號軍艦官兵大名、陳鳴錚先生訪談錄,也領回一封父親寫給陳伯伯的信,轉眼間,陳伯伯已過世十年,激起了作者二人的動機,合寫文章,追憶陳伯伯榮耀的一生以及二家間的情誼。
民國二十年陳伯伯考取夙負盛名的福州馬尾海軍學校,在新生訓練四個月後,再次進行甄別考,當時的主考官有校長杜錫珪將軍、要港司令李世甲將軍及第一艦隊司令陳季良將軍,考選後,被分派到輪機班就讀,輪機班必須念六年半(十三學期),之後還要到馬尾造船廠實習半年,才能畢業;民國二十七年七月陳伯伯自馬尾海軍學校畢業,全班搭車前往武漢(漢口)的海軍總部報到,途中經過「武險嶺」時,車子衝下懸崖,約在二丈深處,被崖邊一棵樹幹擋住,陳伯伯坐在第一排,全車的二十七位同學,全部壓在他身上,情況驚險,他大聲告訴同學們鎮靜,要大家一個個小心地爬出去,他是最後一個離開車子的人,表現出陳伯伯處變不驚、冷靜沉著的個性。
民國二十七年七月,航六屆與輪五屆共四十三人,至洞庭湖畔的岳陽向各艦艇報到、上艦實習,陳伯伯被分派至歷史著名的中山艦上,官拜少尉輪機見習官、駐守岳陽,同年秋,中山艦奉命參加武漢保衛戰,當時,中山艦主、副炮已拆下裝在岸邊幾個要塞上,十月二十四日下午三時許,當中山艦巡航在湖北金口江面時,突遇六架敵機輪番攻擊;艦長薩師俊等二十五人在作戰中殉國,另有二十多人負傷;中山艦艦尾中彈,沉沒在波濤之中;是役航海班同學周福增、陳智海殉國,年僅二十二;陳伯伯在江中游了一個小時,才被一艘民船救起,軍部派陳伯伯到砲台服務,民國三十年再轉到兵工廠服務。
民國三十三年,抗戰末期,軍事委員會奉委員長蔣介石之命,招考一批優秀的海軍人員,赴美國接收八艘軍艦,海軍部長陳紹寬不滿由軍事委員會主辦招考事宜,進而消極抵制;兵工廠主管鼓勵陳伯伯去應考,當時參與考試者有三百人,錄取六十位,陳伯伯順利考取,卻遭到海軍部通緝,後來和陳在和分別寫了悔過書給陳部長,未再有追究,陳伯伯順利考取,終於又回到了海軍部,隨團赴美接艦、受訓;隔年,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導致日軍投降,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艦隊在返國之前,戰爭已結束。在邁阿密海軍訓練中心受訓後,陳伯伯奉命擔任永寧艦中尉輪機長,徐亨先生是永寧艦少校艦長。
其後,擔任過長治軍艦輪機長,當時的艦長是劉廣凱;民國三十七年再度奉派赴美,在美國諾福克(Norfolk)接收美國海軍贈與中華民國海軍的四艘護航驅逐艦。此次接艦,陳伯伯擔任太倉艦少校輪機長,民國三十八年四艘護航驅逐艦分別由美國舊金山回到台灣,五月從太倉艦輪機長,升為第一艦隊中校輪機長,負責安排艦隊十九艘艦艇的維修保養,隨著艦隊駐防各地,民國三十九年十一月三日至六日參加了登步島戰役,前後駐防舟山群島、澎湖馬公等地,一直過著飄泊的海上生涯。
(三之一;摘自2025年七月758號《傳記文學》)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