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海軍白色恐怖 馬尾系軍官遭打壓

image
2025年7月758號《傳記文學》憶母校 兵工工程學院

 民國三十八年五月,桂永清開始了海軍白色恐怖事件,五月初海軍官校魏濟民校長、海軍訓練團林祥光主任等馬尾系高階軍官就被抓了,其後,幾乎所有馬尾系的軍官,都被調下軍艦,如太湖艦長江叔安於五月被調到法規委員會,陳伯伯也是於五月被調下船,擔任第一艦隊輪機長,職務是高升了,薪水是少了大半,其實陳伯伯也是白色恐怖的受害者;然而吉人天相,這段期間,陳伯伯在左營巧遇周淑芬小姐,周小姐出自名門,尊翁周亨甫將軍,曾任江南造船所總工程師、代所長;她是因為局勢不佳,剛從上海法商學院畢業,就於三十八年五月自行搭乘峨嵋艦從上海到左營,規劃家族遷台事宜,寄居阿姨家;二人初識於上海姨夫楊熙齡(輪機班同學)的結婚喜宴上,當時她還是綁著兩條辮子的小丫頭,於左營再見時,已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因緣際會,二人一見鍾情,良緣天定,就在八月三十一日結婚了;值得一提的是賢內助周淑芬後來在美軍顧問團擔任總秘書,相夫教子外,經濟上沒有問題。

 倘使陳伯伯繼續在太倉艦上服務,可能錯失良緣;民國三十八年五月調下船後,升任第一艦隊輪機長,少了海勤加給;此後仍在海軍艦隊服務,跟著艦隊駐防定海、澎湖等地,一直過著飄泊的海上生涯,於民國四十一年調到左營供應司令部擔任處長,同時晉升上校,此後結束飄泊的海上生涯,開始鑽研後勤補給業務;既便在海軍恐怖時期,馬尾系軍官遭受打壓的年代,陳伯伯一家沒有受到打擊。此外,兩家親人都在大陸,小家庭生活,安和樂利,無憂無慮,真是吉人天相,彷彿有一雙看不見的手一直在護佑著他。

 民國五十年五月,陳伯伯奉調國防部軍事工程局擔任南部工程組組長,並晉升少將,開始接觸土木工程,負責多項三軍重大軍事工程建設,包括高雄軍火碼頭、旗津北碼頭、左營東碼頭與金門料羅灣碼頭等,即使後來轉任海軍供應司令部司令、升任海總首任後勤署署長之後,仍負責規畫蘇澳、南方澳軍港、左營北港潛艇港灣基地等計畫,多年的工程資歷,也奠定他日後負責闢建台中港的經驗基礎,畢竟路是人走出來的,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其後歷經馮啟聰、宋長志二位總司令,擔任過補給署署長、後勤署署長等要職,屬少將階最高職務,輪機班畢業生,能做到海軍總部的一級主管,非常不容易;陳伯伯於民國二十七年畢業,擔任中山艦少尉見習官,於民國六十年二月應省主席陳大慶之邀請,卸下軍職,轉任台中港工程局長,負責開發十大建設之一的台中港,服務軍旅三十三年,讓劉廣凱對福建人的印象改觀,是馬尾海校之光,在馬尾船政博物館內也有他的照片及事蹟;對輪機班的畢業生而言,已是登峰造極。(按:補給署與公工署合併為後勤署,陳伯伯擔任首任後勤署署長,後來後勤署改編為後勤司令部,司令為中將編階,陳伯伯失去升中將的機會。)

 六十年代台灣經濟起飛,進出口急遽成長,造成基隆、高雄兩港擁塞,當時政府研議另闢新港因應,於是在民國五十七年八月展開新港港址調查研究,於隔年七月完成新港港址調查報告,經行政院核定台中港為商、工、漁業之綜合性國際新港,十二月省政府成立「台中港建港籌備處」,由王知勵先生負責規劃。

 民國六十年二月一日省政府撤銷「台中港建港籌備處」,成立「台中港工程局」,隸屬台中港建設委員會,由省政府秘書長徐鼐擔任主任委員,陳鳴錚被任命台中港工程局長,任務是在台灣中部的沙岸完成台中港的興建工程。

 由於當時客觀的情勢,台中港興建與否,有各種不同的聲音,直到經國先生於民國六十一年六月一日接任行政院院長,將台中港列入十大建設後,才拍板定案,隔年十月三十一日於北堤拋下第一車石塊,台中港建港工程正式全面開工,目標是民國六十五年十月三十一日通航,作為總統蔣公九秩誕辰的獻禮,也就是說在三年內完工。

 台中港位於台中縣梧棲鎮沿海,一年有長達二季吹著強烈的東北季風,當時台中港環境惡劣,滿天飛沙走石,連在道路上騎車都沒有辦法,很多人都認為台中港根本做不起來;不過,陳鳴錚局長卻決定要排除萬難,將工程分成三期來施做,並以設置防風籬,加築防沙堤,以及加長岸邊防波堤等方式來克服,慢慢地,自然障礙的問題便逐步獲得解決。此外,當地一直深受潮汐及淤沙的困擾,增加許多施工上的困難度,因此必須在外海沉入好幾座宛如高樓大廈的沉箱,才能穩定外海防波堤的基礎工程,換言之台中港的工程是在不可能建港的沙洲地上,奇蹟似地開出中台灣的國際大港,行政院長蔣經國也以「人定勝天」,特為此精神嘉勉。(三之二;摘自2025年七月758號《傳記文學》)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