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李念庭/台北報導

心衰竭、慢性肺阻塞 應避免高海拔活動

image
不少民眾熱愛爬山,醫師提醒,可透過藥物、避免劇烈活動、避免喝酒和吃安眠藥,預防高山症發生。(李念庭攝)
(太陽星提供)

 暑假期間,許多民眾喜歡外出爬山,醫師提醒,高海拔地區氧氣稀薄,任何人都可能因缺氧誘發「高山症」,典型症狀為頭痛、噁心、嘔吐,可透過藥物預防高山症,注意避免劇烈活動、喝酒和吃安眠藥;若症狀持續甚至加劇,出現呼吸困難,應立即下山。

 榮新診所副院長康宏銘說明,高海拔疾病依照嚴重程度,又分為急性高山症、高海拔腦水腫及高海拔肺水腫。高山症症狀以頭痛、噁心、嘔吐最常見,嚴重可能出現呼吸困難。

 疾管署指出,少數急性高山症者,會惡化為高海拔腦水腫,出現嚴重頭痛、步態不穩甚至昏迷,若未妥善治療或降低高度,24小時內可能致死;若不停喘氣、乾咳、胸悶、呼吸困難,可能是高海拔肺水腫,致死率更高,應給予氧氣緩解,同時一定要降低高度。

 康宏銘表示,高山症與個人體質有關,任何人都可能發生,即使是身體健壯、有運動習慣的人到高海拔,身體對缺氧的反應也可能很劇烈。尤其有心肺相關疾病者,如心衰竭、慢性肺阻塞等,更要避免進行高海拔活動。

 康宏銘指出,要緩解高山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降低海拔高度,若是要攻頂的登山客,可以吸氧氣筒。藥物部分,第一線治療及預防高山症用藥為「丹木斯」,能讓身體加速換氣、加快呼吸,提高換氧效率,上山前一天就可以開始服用,用量為早晚各半顆,吃到下山或適應高海拔3天後。

 另外,要預防高海拔肺水腫,可服用高血壓藥「鈣離子阻斷劑」、「PDE5抑制劑」如威而鋼、犀利士等,常用於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有血管擴張作用,也能預防高山肺水腫。不過,這些藥並非100%有效,若症狀持續甚至呼吸困難,就應盡快下山。

 康宏銘提醒,除了藥物預防、治療,民眾也應避免在高海拔地區進行劇烈活動,防止氧氣消耗過大;充足睡眠,避免喝酒、咖啡等,可能增加發生機率的刺激性飲料;也應避免吃安眠藥,安眠藥會抑制呼吸中樞調節換氣,可能加重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導致呼吸反應變慢、缺氧更嚴重。(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